石飞:不能抽烟让我抱憾终生
(2016-01-15 08:53:01)
标签:
情感 |
●不能抽烟让我抱憾终生 作者:石飞
而今年届古稀,脑海里还经常浮现家父生前慈祥地看着我手夹白棍口吐烟雾的模样——几分欣慰,几分满足。
父亲憨厚老诚朴实寡语,母亲说他树叶掉下来都怕砸破头。他虽然端公家碗,吃公家饭,工作一辈子,却很少与人交往,不管生人熟人,见面笑笑拉到。
1968年秋,我被下放插队当知青。一天中午,表叔来家做客,他是大队会计。席间,父亲一直呆呆地楞瞧着叔父与表叔抽烟碰杯聊闲,一腔不搭,时不时地自己喝一杯夹两块菜。席间,叔父叫我给表叔端了两杯又敬了两次。
直到饭端上了桌,表叔才端起酒杯冲着我父亲说:“大表哥,我敬你一杯酒吧!”父亲脸红到脖子,结结巴巴地说:“不,不,不敬,我喝,我喝。”一饮而尽,就再没有话了。
饭后,表叔一本正经地像是开导又像是责怪地对我父亲说:“大表哥,你也是国家工作人员,怎么与人连一棵烟的交清都没有,别让人瞧不起呀!”
那天晚上,父亲没吃饭,时不时地自言自语,妈妈说他鬼祷告。有一句我听得真真的:“瞧不起,俺生就不会吃烟咋办?”
第三天,我看桌子上摆两包“大铁桥”就问妈:“怎么,俺大学吃烟了?”妈说:“是给你卖的,让你学,不会吃烟,人家看不起。”
那时节是人生的最低谷,彷徨苦闷至极。只差半个月就高考了,我成绩拔尖,上大学那是把攥的事,谁知突然通知停课闹革命了,神差鬼领似地造反,结果落个下乡接受“再教育”的下场,一肚子憋气没法释放,真想抽烟解闷。于是拉出一支,放在鼻子上闻闻,点着火,吸一口,咳嗽三声。停停再吸,慢慢地就顺了,两支抽完,觉得心里舒坦许多。从此,我便开始了抽烟的生涯。
父亲看我会抽烟了,很是开心,给母亲说:“会吃烟好哇!”也许在他老人家的意识里,会抽烟是一种有人缘有能耐有身份的象征。后来,父亲就经常买整条的烟放我床上。老人家当时月工资只有30多块钱,买的多数是低档的“大铁桥”(1毛4一包),偶尔也买“丽华”(2毛3一包)。那年头,香烟是紧俏品,与布、肉、油、糖一样,凭票供应,农村户口不发烟票,城市户口只有逢年过节才发两包烟票。好在我姑妈是烟酒公司营业员,能“开后门”。
1971年回城工作以后,烟量不断长进,以至一天没有两包过不去。清早起床第一件事是点支烟,晚上吸罢一支烟才能入睡。每欲动笔,须先点烟,且一支接一支,直到搁笔,因而我曾误以为文章是烟熏出来的。
1997年夏胃溃疡突发大出血,住了两个月医院。康复出院后却不能抽烟了,再好的烟,吸一口就想呕吐。过去快20年了,情况依然如此。每一思念父亲,就想点上一支烟,我的抽烟史蕴含太多太深的父爱。但身体不适应又容不得我把烟点着,常常就拿支烟在手里抚摩抚摩,或在鼻子上闻一阵子,以示对父爱的一种缅怀。
时代行进到今天,世人都明白抽烟有碍健康,但于我来说,却为不能抽烟抱憾终生。
而今年届古稀,脑海里还经常浮现家父生前慈祥地看着我手夹白棍口吐烟雾的模样——几分欣慰,几分满足。
父亲憨厚老诚朴实寡语,母亲说他树叶掉下来都怕砸破头。他虽然端公家碗,吃公家饭,工作一辈子,却很少与人交往,不管生人熟人,见面笑笑拉到。
1968年秋,我被下放插队当知青。一天中午,表叔来家做客,他是大队会计。席间,父亲一直呆呆地楞瞧着叔父与表叔抽烟碰杯聊闲,一腔不搭,时不时地自己喝一杯夹两块菜。席间,叔父叫我给表叔端了两杯又敬了两次。
直到饭端上了桌,表叔才端起酒杯冲着我父亲说:“大表哥,我敬你一杯酒吧!”父亲脸红到脖子,结结巴巴地说:“不,不,不敬,我喝,我喝。”一饮而尽,就再没有话了。
饭后,表叔一本正经地像是开导又像是责怪地对我父亲说:“大表哥,你也是国家工作人员,怎么与人连一棵烟的交清都没有,别让人瞧不起呀!”
那天晚上,父亲没吃饭,时不时地自言自语,妈妈说他鬼祷告。有一句我听得真真的:“瞧不起,俺生就不会吃烟咋办?”
第三天,我看桌子上摆两包“大铁桥”就问妈:“怎么,俺大学吃烟了?”妈说:“是给你卖的,让你学,不会吃烟,人家看不起。”
那时节是人生的最低谷,彷徨苦闷至极。只差半个月就高考了,我成绩拔尖,上大学那是把攥的事,谁知突然通知停课闹革命了,神差鬼领似地造反,结果落个下乡接受“再教育”的下场,一肚子憋气没法释放,真想抽烟解闷。于是拉出一支,放在鼻子上闻闻,点着火,吸一口,咳嗽三声。停停再吸,慢慢地就顺了,两支抽完,觉得心里舒坦许多。从此,我便开始了抽烟的生涯。
父亲看我会抽烟了,很是开心,给母亲说:“会吃烟好哇!”也许在他老人家的意识里,会抽烟是一种有人缘有能耐有身份的象征。后来,父亲就经常买整条的烟放我床上。老人家当时月工资只有30多块钱,买的多数是低档的“大铁桥”(1毛4一包),偶尔也买“丽华”(2毛3一包)。那年头,香烟是紧俏品,与布、肉、油、糖一样,凭票供应,农村户口不发烟票,城市户口只有逢年过节才发两包烟票。好在我姑妈是烟酒公司营业员,能“开后门”。
1971年回城工作以后,烟量不断长进,以至一天没有两包过不去。清早起床第一件事是点支烟,晚上吸罢一支烟才能入睡。每欲动笔,须先点烟,且一支接一支,直到搁笔,因而我曾误以为文章是烟熏出来的。
1997年夏胃溃疡突发大出血,住了两个月医院。康复出院后却不能抽烟了,再好的烟,吸一口就想呕吐。过去快20年了,情况依然如此。每一思念父亲,就想点上一支烟,我的抽烟史蕴含太多太深的父爱。但身体不适应又容不得我把烟点着,常常就拿支烟在手里抚摩抚摩,或在鼻子上闻一阵子,以示对父爱的一种缅怀。
时代行进到今天,世人都明白抽烟有碍健康,但于我来说,却为不能抽烟抱憾终生。
前一篇:对朝鲜核试验不能反对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