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飞:人民日报:不要“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2013-12-06 14:39:32)
●人民日报:不要“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作者:石飞
一看到12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一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显然又是系列评论,截至11月6日,已经刊发到“三论”),顿时我的脑袋一懵,啼笑皆非,《人民日报》是不是“乱了方寸”,不知如何“导向”了?
其一,就“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选题,《人民日报》早在11月14日至25日已经发了一组系列评论,共8篇,其标题是《X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两组系列评论标题的最亮眼也是最令人惊诧的区别在于:前者有“认真”二字,后者把“认真”二字删除了。这把我们屁民弄糊涂了,《人民日报》是不是暗示国民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需要“认真”?且不知道这个中国顶尖级的“喉舌”意欲何如?
其二,同一个选题发一组系列评论足矣,没有重复的必要。如果论瘾没有过足,可以接着发“九论”、“十论”乃至“N论”,何必要旧题重做,从一论再开始呢?这不免让人认为,前一组系列论错了,需要推倒重来;否则,就是“叠床架屋”。
其三,人民日报评论员的系列评论频繁抛出,难免让人“审美疲劳”。必须肯定,新颖、鲜活、针对性的评论,其积极性和宣传效果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过滥,空话、套话连篇,势必走向方面,让人反感生厌。我大概地作了一下统计,今年的《人民日报》,不算“社论”和单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光本报评论员的“系列评论”,就至少发了14组,每组少则3篇,多则8篇。如此密集、频繁和海量,堪称空前,恐怕连“两报一刊”绝对垄断舆论的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时期,也要自叹弗如。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极力吆喝“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他们的这种高高在上、好为民师、视百姓为群盲的做法,是不是也该列为“走转改”呢?冒犯《人民日报》,罪在不赦,老朽该死!
一看到12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一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显然又是系列评论,截至11月6日,已经刊发到“三论”),顿时我的脑袋一懵,啼笑皆非,《人民日报》是不是“乱了方寸”,不知如何“导向”了?
其一,就“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选题,《人民日报》早在11月14日至25日已经发了一组系列评论,共8篇,其标题是《X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两组系列评论标题的最亮眼也是最令人惊诧的区别在于:前者有“认真”二字,后者把“认真”二字删除了。这把我们屁民弄糊涂了,《人民日报》是不是暗示国民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需要“认真”?且不知道这个中国顶尖级的“喉舌”意欲何如?
其二,同一个选题发一组系列评论足矣,没有重复的必要。如果论瘾没有过足,可以接着发“九论”、“十论”乃至“N论”,何必要旧题重做,从一论再开始呢?这不免让人认为,前一组系列论错了,需要推倒重来;否则,就是“叠床架屋”。
其三,人民日报评论员的系列评论频繁抛出,难免让人“审美疲劳”。必须肯定,新颖、鲜活、针对性的评论,其积极性和宣传效果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过滥,空话、套话连篇,势必走向方面,让人反感生厌。我大概地作了一下统计,今年的《人民日报》,不算“社论”和单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光本报评论员的“系列评论”,就至少发了14组,每组少则3篇,多则8篇。如此密集、频繁和海量,堪称空前,恐怕连“两报一刊”绝对垄断舆论的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时期,也要自叹弗如。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极力吆喝“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他们的这种高高在上、好为民师、视百姓为群盲的做法,是不是也该列为“走转改”呢?冒犯《人民日报》,罪在不赦,老朽该死!
后一篇:石飞:怪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