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阳光灿烂。南京作家采风团一行22人(特邀上海、扬州三位作家),先后来到泰州长江大桥、梅兰芳纪念馆、镇江西津古渡风景区、蓝铂科技集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采风活动……
即兴吟诗一首:
时间,或曰流动着的我们
——在南京作家采风团晚宴上的祝酒词
胡弦写过一只蝴蝶
大意是
一阵风
刚刚吹过时间中
胡风说
时间开始了
时间又开始了……朋友们啊
让我们沿着诗人的金手指
把这一杯浪漫和激情
倒进生命的江河
附1:
11月26日南京作家采风行程安排
08:30-10:30 从南京出发,抵达泰州大桥工地
10:30-11:10
在江苏省大桥建设指挥部、中交二公局泰州大桥项目总经理部观看泰州大桥工程建设专题片
11:10-12:10
乘泰州大桥1号交通船横渡长江,察看泰州大桥主桥;乘电梯至200米高的泰州大桥北塔塔
顶,俯瞰泰州大桥北接线、主桥、南引桥施工现场
12:10-13:10
泰州工作餐
13:10-15:10 参观梅兰芳纪念馆
15:30-17:40
抵达镇江,参观西津古渡风景区
17:40-18:00
参观蓝铂科技集团
18:00-21:00
镇江晚餐,返回南京
附2:
|
部分作家名录、博客
|
|
序号
|
姓名
|
博客
|
|
1
|
胡 弦
|
http://blog.sina.com.cn/huxianjs
|
|
2
|
陆新民
|
http://blog.sina.com.cn/luximi
|
|
3
|
刘 畅
|
畅听馨语新浪博客
|
|
4
|
石 飞
|
石飞的博客/新浪
|
|
5
|
刘蕴慧
|
蕙的风/天涯博客
|
|
6
|
胡建松
|
|
|
7
|
雷 默
|
http://blog.sina.com.cn/leimo
|
|
8
|
江 雪
|
新浪/jiangx
|
|
9
|
曹 寇
|
|
|
10
|
愚 木
|
新浪愚木
|
|
11
|
南京小草
|
新浪花开花落
|
|
12
|
夏 玲
|
|
|
13
|
周 伟
|
|
|
14
|
胡竞舟
|
新浪碎花弄晚
|
|
15
|
王晓辉
|
新浪王晓辉
|
|
16
|
刘 菲
|
|
|
17
|
莲 灯
|
新浪莲池花开
|
|
18
|
胡剑明
|
http://blog.sina.com.cn/hjm1517
|
|
19
|
古 筝
|
南京古筝
|
|
20
|
陈 武(上海)
|
陈武我写我在
|
|
21
|
阙雅萍(扬州)
|
新浪淡雅的兰
|
|
22
|
汤成难(扬州)
|
新浪汤成难
|
作家采风留影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和文朋诗友们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附3:
泰州长江大桥建设情况介绍
(2011年11月26日)
一、项目概况
泰州长江大桥(以下简称泰州大桥)全长62.088公里,由北接线、跨江主桥、夹江桥和南接线四部分组成,总投资93.7
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半,2007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工程起点位于泰州境内的宁通高速公路宣堡枢纽,在永安洲镇跨越长江,于镇江市扬中小泡沙跨越夹江,经姚桥镇进入常州境内,止于沪宁高速公路汤庄枢纽。泰州大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其中跨江主桥及夹江桥全长9.726公里,桥面宽33米。跨江主桥采用跨径2×1080米的三塔两跨悬索桥桥型方案,该桥型在特大跨径桥梁中为世界首创,通航净空不小于50米。全线共设9处互通式立交,设主线收费站1处(南北分设),服务区1处。
泰州大桥主桥之所以选择三塔两跨悬索桥桥型,主要是立足实际,充分顺应该河段的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发挥该桥型的技术特点。与传统的两塔单主跨悬索桥相比,该桥型在技术上具有四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是可实现宽阔水域超大跨径悬索结构的连续超长跨越。二是可依据地形、地质、水文、通航、环境等条件灵活组合设置桥跨结构,合理规划利用岸线和航道资源,大幅减少资源占用和生态破坏。三是可大幅降低主缆和锚碇受力,减小构件绝对尺寸,实现软弱地基上的特大跨径桥梁建设,节省工程费用。四是能显著减少水中塔和桥墩的数量,降低船舶撞击桥梁的概率。
针对这一世界首创的全新桥型,省大桥指挥部组织开展了78项专题研究,形成了500多万字的专题报告。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领导高度关注大桥项目,在各个方面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2008年12月,省部联合成立了以冯正霖副部长为组长,以院士为主要成员的泰州长江大桥技术专家组,并于今年4月8日在泰州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组会议。会议对泰州大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4月13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听取了本次会议情况报告后,做出重要指示:“泰州长江大桥的建设是对我国大跨径桥梁建设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又一次重大考验,要努力把泰州大桥建设成中国桥梁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6月18日,李盛霖部长亲临泰州大桥工地视察,要求全体建设者做到安全施工,科学施工,努力把泰州大桥建成让后人竖大拇指的工程。6月20日,省委书记梁保华来到泰州大桥工地,视察工程建设情况,要求全体建设者要紧紧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始终坚持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又好又快地推进大桥工程建设,不仅促进当前保增长,而且为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技术创新点及难点
泰州大桥具有四大技术创新点和八大技术难点。
(一)技术创新点
1、主桥为2×1080米特大跨径三塔两跨悬索桥,系世界第一,且为世界首创,其结构体系为世界桥梁技术前沿的突破性创新。
2、中塔采用世界上高度第一的纵向人字型、横向门式框架型钢塔,设计和施工技术含量高。
3、中塔基础采用世界上入土最深的水中沉井基础。沉井平面尺寸为长58米,宽44米,高76米,整个沉井基础下沉深度达到-70米,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极大。
4、上部结构主缆架设、钢箱梁吊装和施工控制等对传统单跨悬索桥施工技术有突破性发展。
(二)技术难点
1、主桥采用全新的桥型结构体系,且设计标准高,必须解决竖向刚度、稳定性和疲劳等关键问题。
2、水中沉井施工风险大、精度要求高。必须解决好沉井接高、浮运、定位、着床、下沉、封底、防冲、防撞等施工技术难题。
3、钢中塔受力性能特殊,大量采用高强度厚钢板,且结构型式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
4、钢中塔节段重量大,钢混联接以及下横梁分叉段等,安装难度大,精度要求高。
5、南北锚碇沉井基础工程规模大,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6、缆索系统施工与传统两塔悬索桥相比,猫道设计和主缆架设以及线型控制更为复杂。
7、钢箱梁架设面临全新的技术问题。
8、超长超柔钢桥面结构柔性大,对铺装材料、配合比及施工工艺要求高。
三、工程进展及下一步计划
(一)工程进展
泰州大桥开工以来,在部省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专家、各有关部门及沿线各级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数千名建设者相继克服了恶劣天气和资金短缺等困难,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序时进度目标,质量、安全、进度等均得到有效控制,开工以来,无一起安全、质量事故。截至10月底,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3.27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6.4亿元。
——中塔沉井施工。中塔沉井基础施工主要分为首节钢沉井工厂制作、钢沉井岸边接高、钢沉井整体浮运、钢沉井定位与着床、混凝土沉井接高与吸泥下沉,以及沉井清基封底、承台浇筑施工等阶段。仅用81天就同步完成了锚墩定位系统和钢沉井接高、刃脚混凝土浇筑、整体浮运,创出国内27米高干舷浮运纪录,使得钢沉井提前平稳精准着床,沉井随后及时下沉至-60米的稳定深度,实现了安全渡汛。沉井下沉到位后,经测量,施工质量和精度均远远高于设计标准。2008年10月1日,沉井封底施工顺利完成,2009年3月10日承台、塔座浇筑完毕,世界入土最深的水中沉井基础宣告完成,泰州大桥成功诞生了首项世界纪录。
——中塔钢塔柱制造。钢塔从下到上分为下部斜腿段、交叉点附近的曲线过渡段及上部直线段等三个区段。钢塔高191.5米,上下设置两道横梁。通过技术攻关和反复工艺试验,先后攻克了大直径长锚杆制作、150毫米厚钢板对接、D0至D5大节段整体制作等技术难题。目前,D6节段已顺利运至现场。
——中塔钢塔柱安装。为增强结构整体性、安装高效性和桥塔观瞻性,中塔钢塔柱在我国首次采用长重节段吊装,因其体积大、重量重,水上最大吊高为82米,人字塔柱空间倾斜、三向定位精度要求高。今年3月19日,首节D0节段钢塔柱精确吊装就位,中塔全面转入钢塔柱吊装施工阶段,随后陆续完成了D1、D2和D3节段吊装,8月16日完成了下塔柱合龙段D4节段吊装,9月15日完成下横梁吊装。经检测,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设计标准,质量控制到位、准确。下横梁的顺利吊装,标志着中塔两根人字型钢塔柱精密连接成一个整体。9月30日和10月18日,D5、D6两个节段顺利吊装到位
——南、北锚碇沉井施工。南、北锚碇结构均为重力式锚碇,采用沉井基础,沉井平面尺寸为52.0×67.9米,南、北锚碇沉井的基底高程分别为-39米和-55米。其中北锚沉井下沉难度极大,在省大桥指挥部的组织下,经过工程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任务。目前,南、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已经结束,正在进行锚体施工,其中南锚已完成鞍部与锚块后浇段、压重块后浇段浇筑,北锚锚块也已浇筑至第七层。
——南、北塔施工。南、北边塔均采用混凝土结构,塔柱顶高程为180米,采用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目前,南、北塔桩基础及承台、塔座施工均已完成,塔身施工已接近尾声并于国庆节前后率先实现封顶,其中南塔已经开始浇筑上横梁。
——南、北引桥钻孔桩施工已经分别完成96%和73%,承台和墩身施工已接近过半。夹江桥钻孔桩已经基本完成,其中左汊桥承台和墩身施工已分别完成92%和71%,右汊桥承台和墩身施工也已过半。此外,鞍座索夹制造、索股制造、钢箱梁制造工程已经开工,进展顺利。
——南北接线工程全面启动。征地拆迁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路基土方和桥隧构造物基础施工。
(二)下一步计划
今年,泰州大桥要按计划完成投资18亿元,到年底,主桥工程将完成南北两个边塔施工,力争完成南北锚碇和中塔施工,完成40%的主缆制作,开始钢箱梁制作。将完成夹江桥和引桥基础施工。接线工程全面开工,将完成40%的路基土方施工和60%的桥涵构造物的基础施工。
四、保障措施
从接到泰州大桥建设任务开始,省大桥指挥部就始终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抓手,希望通过创新实践,不断推动桥梁建设的技术进步,独立开发并掌握大跨径多主跨悬索桥建造的核心技术,增强我国参与国际桥梁建设的竞争能力。针对泰州大桥四大技术创新点、八大技术难点,省大桥指挥部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省大桥指挥部围绕科研、设计和施工开展了78个专题研究,申报了国家层面的两大科技攻关项目。在管理创新方面,省大桥指挥部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形成了六大管理创新。
(一)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系统规划科研项目,编制完成了《泰州大桥科研规划大纲》,从设计理论、施工技术、施工控制、施工工法、项目管理、节能环保、结构耐久性以及其它项目研究等八个方向系统规划科研项目。省大桥指挥部将其中的重要项目归纳和整合成六个重点项目申报了部省联合攻关项目。在部省联合攻关项目的基础上,又整合优化了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与结构性能研究、多塔悬索桥中间塔关键技术研究、超大跨连续大柔度桥道系结构行为特性及其铺装关键技术三个课题,向科技部申报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现已进入预算审批阶段。
二是深入进行设计分析,推动大桥设计水平再上新高度。针对全新的桥型方案,省大桥指挥部组织对三塔悬索桥的结构静动力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解析三塔悬索桥的结构行为特性,选择了合理的结构体系和技术参数,为三塔悬索桥的工程实践提供可靠依据。
三是切实加强施工技术研究,为大桥建设提供保障。大桥建设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大,省大桥指挥部针对工程建设中的施工重大专项,加强对施工方案的研究,世界第一的沉井施工能够高质量、安全地完成,就得益于超前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就组织开展的多项相关研究,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
(二)在管理创新方面,省大桥指挥部主要开展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从源头管理上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二是以工程为依托,在国内工程建设中首次全面推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三大标准管理体系。率先推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首次在工地成立安全中心和环保中心。三是突出效能,全面实施无纸化办公和“业务办理时限”制度,确立全员节约理念,切实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四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建设资金有效监管。五是继续强化档案管理,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六是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和文明创建活动,保持泰州大桥项目的良好形象。
今明两年,是泰州大桥主体工程由下部转入上部施工的关键时期,省大桥指挥部将在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省交通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沿线广大人民群众,抢抓机遇,不断创新,为把泰州大桥建成一座精品工程,为推动中国桥梁建设事业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设中的泰州长江大桥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 [转载]南京作家采风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