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w690/593bf6aahd2786acdad8f&690
风雨桥,也称花桥,其实就是侗族人的非诚勿扰的舞台。
侗寨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行人过往能避风雨。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族的小伙子和小女孩身上也充满着艺术和浪漫的气息。
据黎平肇兴侗寨的老人介绍,小伙子和小姑娘们,到了交往的年纪,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往往会三五成群,走到村口的风雨桥中(没错,是桥中,因为风雨桥在我看来,更像是廊屋),谈天说地,甚至是唱歌跳舞,很多男孩、女孩都是在风雨桥的活动中相识、相知、相恋,然后,走向更远处的风雨桥,走向婚姻。
风雨桥给侗族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夏天不怕雨、冬天不怕雪的恋爱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像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只是成功率高得不是一点半点。
http://s12/mw690/593bf6aahd2786dbd5ccb&690
桥的底板是厚厚的木板,木板下是一层层的木柱。
http://s1/mw690/593bf6aahd2786a290d40&690
一些比较豪华的风雨桥,特别是近年新建的风雨桥,大多会有一些反映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木雕画。
http://s5/mw690/593bf6aahd2786b36b394&690
萨是侗族历史上出现过一位名叫婢奔的女英雄,人们尊称她为萨岁或萨玛,后来逐渐演变为侗族人心中无所不能的神,侗族人认为她的神威最大,能主宰一切,几乎村村都设有她“萨堂”(祭坛),逢年过节,侗家人都要开展各种活动来祭奠她,以保佑村寨平安。另外,侗语的“萨”即为始祖母之意,祭萨有女性崇拜的意思。
http://s2/mw690/593bf6aahd27869da06e1&690
侗族人至今仍保持着手工制作侗族服装的传统,制作侗族服装首先要将收获的棉花纺成纱线再织成土布,用一种叫靛蓝草叶的植物反复浸染把布料染成深蓝色,然后将上色的布料放到盛满鸡蛋清的钵体内浸泡数日,使蛋清充分渗透布料表里面,再置于避风处风干,放在平整的石头上,用木锤上万次捶打去皱,直到布料透亮平直,方可缝制侗族服装。
http://s14/mw690/593bf6aahd278695ca31d&690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风雨桥
http://s15/mw690/593bf6aahd2786c40ae8e&690
http://s6/mw690/593bf6aah7b727148dd05&690
一座旧一点的风雨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