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节日,谁快乐

分类: 芭学园的日子 |
六一前夕,芭学园举办了一年一度盛大的家长戏剧节,这是所有老师和家长给孩子们节日巨献。十多个舞台剧在各班家长的努力下,精彩纷呈,你不说我不说,没人知道这出自一群来自各行各业毫无表演经验的普通家长。
芭学园的孩子们,坐在宽大的礼堂里,在家人的陪伴下舒服地享受着华丽的演出,台上,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每个节目,演员一出场台下就一片高呼——“妈妈!爸爸!”所有的演员都毫无保留地倾情演出,没有票房没有名利,卸下妆,他们还是幼儿园门外等待孩子的爸爸妈妈,而台上那短暂的10分钟,他们每个人都光芒四射,因为坐在台下观看的,是他们亲爱的孩子。
这是送给孩子们的一次亲子盛宴,文化盛宴,视觉盛宴。是所有老师和父母给孩子们的节日大礼,两个月来所有的辛苦,都为了这10分钟的完美呈现。孩子们籍由看妈妈爸爸们的表演,而迷上演出中的每一个故事,演出结束后的几天,芭学园校园内充斥着孩子们的歌声,他们大声地反复唱着戏剧节里爸爸妈妈们亲子唱过的歌曲,孩子们自发地在班里表演爸爸妈妈们在台上表演过的故事,有的孩子自报奋勇做导演,给班里的小朋友们分配角色,提示每个人的台词,然后自己在一边负责所有旁白。大家忘情地将自己班的爸爸妈妈演过的戏,演了一遍又一遍。怎么演都不过瘾。戏剧节给孩子们润物无声的滋养,让孩子们对戏剧表演发自内心的热爱。
本来,戏剧节结束后的日子,老师们的课程安排还有其他计划,但在孩子们高涨的表演热情下,大李挥挥手说:“这几天先让孩子们先过足戏瘾,主课计划暂时推后。”
芭学园戏剧节结束后,恰逢附近另外一个幼儿园举行庆六一报告演出,邀请家长前来观看,也邀请了芭学园的几位老师。几位前去参加活动的老师回来难过地说:“太痛苦了,实在看不下去。我们在现场简直坐立难安。”她们看到老师们为了让孩子们站在正确的位置上,拽着孩子的胳膊推来搡去,演出的压力让老师们完全没有耐心可言,更恐怖的是,一个班竟然要表演10个节目!10个!!!
芭学园的家长们可以体会,只表演一个节目,其准备过程和上台前的紧张已经让我们几乎满负荷,那么小的孩子,要在同一场演出中表演10个不同的节目,他们要面对多大的压力,要准备多久,要受多少呵斥遵守多少强硬要求,才能最后在台上表现得那么整齐划一,那么"训练有素"。一位因为去洗手间而路过后台的芭学园老师,听到候场的老师厉声对孩子们说:“等下的演出,谁要是出错,今天下午就****。”这位芭学园的老师同情地看着那些小小的身影,实在不能再安心地坐在观众席上。
台下,还有家长感慨:“带着这么难管的孩子准备这么多演出,老师们可真辛苦呀!”一位排练了很长时间,疲惫到几乎厌学的小朋友问妈妈:“不是说儿童节是我们的节日吗?为什么却要我们演节目给你们看呢?”
台湾人智学教育专家张宜玲在她的著作《幼儿文学》中讲到:“从学前教育的角度,大人应同理孩子的发展,给予玩及扮演的情境与时间,而且不应投射大人的期望,与孩子的戏剧扮演行为,更不应鼓励孩子为了家长座谈日、教学观摩日、庆典及毕业典礼,要求孩子按本宣章一再地彩排与重复练习,这不但违反发展原理,又将孩子对戏剧的学习动力给抹杀了,尤其是孩子自发自主的创造力,真的是得不偿失!
……
不可否认,透过一再地排练,熟能生巧,孩子自然就能逼真表演,这是动作技能的表现,是被仪式化或规格化。但孩子的了解力、情感的表达力、及对人事物的敏感好奇心,是身为教育工作者,要极力守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