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芭学园的日子 |
虽然芭学园从不打“美术特长教育”的招牌,但美术方面却是不容置疑的强项。因为从大李到教育督导以及很多老师,都是从美术专业“变身”来的。这样的教师团队背景,让孩子们很自然就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到主课内容都被熏陶和影响。老师们并不太教给孩子们画画的技巧,而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创作能力并享受用画画来表达内心的过程。
在学前班,除了每周有一堂主课是美术课,大李还会带着孩子们外出看画展,逛798艺术区,解读各门派的著名画作,甚或……亲自动手装饰房间。
美术不只是在纸上画线条或是水彩,艺术可以发生在任何空间。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和实践,大李决定邀请孩子们亲自参与装饰幼儿园的艺术室。
孩子们来到园里的新艺术室,都感到很新鲜,不知道将要进行什么令人兴奋的活动。大李向孩子们解释:“大家今天的工作,是要把房间后面的那几个柱子上涂满颜色,涂你喜欢的任何颜色都可以,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全部涂满,不能留一点空白。这些被大家画好的柱子会一直留在这里,以后再有人进来看‘哇!真漂亮!',我们会说‘这是学前班的作品。'”
“不想画柱子的人,可以选择画盘子。每人可以画两个盘子,因为我们也需要很多漂亮盘子来装饰墙壁。”
干净,有序在芭学园里是随处可见的细节。孩子们从开始画画到活动结束,所有颜料罐里都干干净净。画完画,所有用具都会归位到原处,在芭学园时间生活较长时间的孩子们都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
按惯例,开始工作前,大家如果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提问。孩子们把要求,规则,材料应用等问题都了解清楚后,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这是大家要装饰的7根竹柱,它们被安装在艺术室的地面上。
每根柱子由三个人负责装饰,不画柱子的其他人可以坐在桌子旁画盘子,大家自由组合。
大李说过:“学前班的孩子工作起来很疯狂。”
果然,所有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有的人跑去画柱子,有的人坐在桌边开始画盘子。每个人都很清晰准确地知道自己马上要做的事。在芭学园生活的三四年中,老师们每日的工作引领已经使他们预备了能够专注、投入工作的能力。
老师在为大家准备颜料。
画柱子用的是丙烯颜料,老师按大家的要求,用刮刀把每人需要的颜色从颜料瓶里盛出来,然后擦擦干净刮刀,再盛另外的颜色。
画个什么样的盘子呢?好好构思一下。
投入地工作中。
柱子装饰组的同学们激情地工作着。
身高不够没关系,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画!
据说,有一种表现手段叫做“不择手段” 

“盘子坊”的创作人员们,也在有序地工作着。
追求完美的淘淘画到一半,认为自己画得“不够好看”,痛苦得大哭起来。
大李走过去,平静地说:“我们画画时,经常会遇到画出来的效果和自己想得不一样,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重新尝试用其他颜色来弥补现在的效果,说不定会得到意外的效果。”淘淘提议要换一个新盘子重新画,大李温和而坚定地说:“你要把这个盘子画完后再画新的盘子,我们要坚持把一件工作做完。”
在大李的劝导下,淘淘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继续完成这只让她痛苦的盘子。搞艺术嘛,难免会遇到坎坷和痛苦,大李就曾经调侃自己:“自从我不搞艺术,就再也不痛苦啦!”
这个盘子让淘淘体验到:画画并不是理想中的一蹴而就,不满意或暂时的失败都是有可能出现的,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把工作进行到底。
从始至终都深深沉浸在工作中的梧桐。
他一直安静地坐在桌边,画了一副又一副,甚至当大家完成工作,都跑到户外去玩,他仍然坐在桌边,沉静地画着。如此认真沉迷地工作,内心一定是安静和享受的。
偶尔和伙伴低声交流彼此的观点。
老师们也在画画,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工作着。
完成的作品,暂时放在一边晾干。
晾干的画盘,立刻被粘在墙上。
顺便参观一下艺术室里的陈设吧。
艺术不是说教,而是身在其中。
画完画的孩子们,不需要特别叮嘱就自觉地围在手工台旁边串珠子、做手工。
看大家的作品!炫丽吧!
结束工作,孩子们跑出去玩。
院子里,阳光和煦,花开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