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沃道夫儿童教育(华福德教育)1

(2011-02-18 20:45:45)
标签:

转载

分类: 开始
华德福(Waldorf)学校创始人鲁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博士,也是一位灵性科学的大师。这篇文章,让我对人的成长在灵性角度上吃了一惊又一惊。
沃道夫儿童教育(华福德教育)

开心的童年 健康的成年
谈儿童身心灵整体的人性教育
雷久南


人自称为「万物之灵」,与动物的兽性所不同的是人的灵性。这两百年来,在物质主义的思想下,人对自己的灵性所知极为模糊,有些人甚至于与动物认同,在物质主义的思想下,受害最明显是教育和医学,当然,农业和一切与人有关的也都受影响。每一个时代的危机也必然出现解救的人。在教育方面,当今已有世界性贡献的是三十六个国家的沃道夫(Waldorf)学校创始人鲁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博士。他于一八六一年出生于奥地利,一九二五年离世,是位科学家,他以灵性科学为基础,对教育、农业、医学、建筑、文学、艺术、残障教育、哲学、佛教、基督教提供了很多新知识和方向,他所开创的人类智慧学(Anthroposophy)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分会和学校。

在教育方面,他所提出的方向是,根据细细观察人从幼年到成年的每一个阶段所需,而提出给予学生在课堂上协助成长所需的一切。人是一个能思考、有情感和意志活动的个体,因此,教育是头、心、手的结合。

从一九一九年第一所沃道夫学校成立到今日的一千多个学校,这近八十年中,他的教育原则已普遍得到西方教育、家长、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推荐,很多毕业生在各国都考进最好的大学,一九八一年,德国教育厅统计发现,沃道夫学校虽注重整体教育、加强艺术创造想象力的表达,但他们的毕业生于全国性的ABITUR考试,考取率是公立学校的三倍,完全上完十二年的沃道夫毕业生,考取率几乎是六倍,美国的教育家Joseph Chilton Pearce(《Magical Child》和《Crack in the Cosmic Egg》作者)对沃道夫教育的评论是,「一、在最好的时刻,此教育是对孩子和社会最理想的,在当今面临童年危机和教育崩溃时,史丹勒杰出的教育方法是迫切需要且深深切题的」。

史丹勒博士对教育的看法是「我们最高的努力是教育一个人能给予自己的生命意义和方向,因此,教育的中枢神经需有三股力量,即想象力、真理感和责任感」、「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唤醒对生活中的观察和判断力,经由如此觉醒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据史丹勒博士的观察,人从出生到成年须经过三个教育阶段,每一个阶段大概是七年。

第一个阶段是出生到换乳牙,学习特色是模仿,此时要提供温暖和谐的环境,父母亲和儿童身边的人的身教重于言教,让儿童五官感受到的真善美,「孟母三迁」即说明环境的重要。此时是肉体成长快速的时段,所有的生命力都用在建设一个健全的肉体,因此不能提早教导文字、数学等,如果过早教育会剥夺人、后半生的生命力,造成未老先衰,身体提早硬化、老化,这世纪初即有天才儿童早夭的例子,由于过早教育,十六岁即哈佛大学毕业,三十五岁后身体即开始硬化,四十初即死亡。童年期如果见到太多痛苦与悲哀会使成年期多病。

第二个阶段是七岁到青春期,此时儿童需要权威性的榜样,因此老师扮演重要角色,借着童话、寓言、历史、伟人故事让儿童学习道德和崇敬之心,同时,这段时间提供由四肢动作配合头、情感、教导加减乘除,所教的都从整体观开始,并和身边的有直接关连。例如,地理是从自己房间画起,再延伸到住屋、城市、国家、世界,教科书由儿童们自己创作图文,头八年没有成绩单,只有个别老师观察儿童成长的评语,除了语文、音乐课,其它八年同一个老师,这样老师对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建立信赖。

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到二十一岁,是个人判断力形成的时候,也是寻求外在世界和自我真理的时候。总结来说,对一个孩子而言,他所需要的,第一阶段世界是有道德的,第二阶段世界是美的,第三阶段世界是有真理的。他强调尊重每一个孩子所带来的特色,而不是一张空白的纸张,由母亲那儿可观看他的才能,从父亲那儿可观看到他的兴趣,由此观察可协助一个孩子选择一个轻松能胜任的志愿。

沃道夫多年的教育思想在亚洲已在日本和印度生根,各国都有教师的专业训练,总中心在瑞士。美国东、西岸都有教师训练和师范大学,北加州的Rudolf Steiner College的地址:Rudolf Steiner College, 9200 Fair Oaks Blvd, Fair Oaks, CA95628;电话:(916) 961-8727;传真:(916) 961-8731。参考书籍:《The Foundation of Human Experience》、《Education of the Child》、《Kingdom of Childhood》(史丹勒的著作为德文,但已翻成英文,可向下列出版社索取目录。Ahthroposophic Press, 3390 Route 9, Hudson, NY 12534-9420)。
童年的王国
沃道夫教育系统简介
史丹勒着;潘定凯译


第一讲
在知道你们要在英国依照人类智慧学的理念创办一所学校的消息后,我感到非常的满足,这也许是教育史上真正重要的一件大事。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欠谦虚,但是,依人类智慧学教育艺术之理念来办教育确实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我更高兴的是,许多教师们在内心深处了解到以人类智慧学教育法的特质而决定要组织一个教师协会。我们并不是因为改革的狂热才说要赋予教育一个新生命;这背后的力量乃是我们整体的感觉并体会到人类在文化的进化上已经走到了必要改革的阶段。

谈到教育,我们当然完全了解在十九世纪有许多杰出人士在改良教育上做了非常大的努力,这在过去数十年尤其明显。然而,这些动机良好、试验方法完备的教育改良都缺乏一项人类真正的知识,因为这些教育改良之理念都是在物质文明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时期下产生,而且这种情形可以说自十五世纪就开始了。所以当人们要表达他们对教育改革的理念时,他们可以说是企图以沙筑城,根本不可能稳固;教育的法规都是以「生命应该如何」这类情绪性、评判性的理念来订立。在这种时代,当然不可能去了解人类的整体性而问道:「在人类由前世投生到今生时,我们如何能够将他那上天所赐本来具足的自性导向光明?」这种问题就是那种可以问得很抽象,但是唯有真正了解人类身心灵的真象才能实际回答的问题。

今天我们对人类的了解有以下的现象。

人类对身体知识的研究高度发展。经由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我们对人类肉体的知识已非常的先进,但如果谈到对人类灵魂(soul)的知识,则是完全一片未开的僵局,每一次与灵魂有关的事件都只有一个名词,完全不知真象。就连思考、感觉、意愿这些事件,今日的心理学也是完全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只是使用这些名词,「思考、感觉、意愿」,却完全不知道这些事件的发生与灵魂的关系何在,今日所谓的心理学家对思考、感觉、意愿可以说是完全一知半解。

这种情形就好像一位生理学家完全分不出来一个儿童的肝脏与一个老年人的肝脏有何不同。我们在肉体研究的科学上很先进;今日的生理学家绝对不会分不出一位幼童的肺与老翁的肺,或是幼童的发与老翁的发。但是,思考、感觉与意愿这些事件却完全只是名词,没有人可以实际的说出它们究竟实际是怎么一回事。举例而言,没有人知道,对灵魂而言,意愿是新生的、年轻的,而思考则是古久的、老成的;事实上,在灵魂内,思考是老化的意愿,意愿是年轻的思考。所以,灵魂之内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老有少地在人类的灵体内同时存在着。就连一位幼童的灵魂内都有着老成的思考与年轻的意愿同时共存着。这是实实在在的真象。

但是在今日,没有人能够以说明肉体的真象,一样的将这些真象说明,所以,身为儿童的教师便处于完全无助的局面。想想,这个情形就像你是一位医生,但是你完全分不出儿童与老人有何不同!你当然会觉得非常无助。但因为今日没有所谓灵魂的科学,教师们完全无法像今日的医生谈人类肉体一样地谈论人类的灵魂。至于当我们谈到灵性(spirit)时就更别提了!没有人能说出它是怎么一回事,连描述它的名词都找不到,仅仅剩下「灵性」这一个字,没有描述它的名词,等于没有用。

因此,今日我们不敢说我们对人类有何了解。我们自然会觉得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必须要改进。没错,但是如果你完全不了解人类,你要如何去改进呢?所以,这些长久以来有最佳动机的教育改革理念都是在缺乏对人类了解的知识下完成的。

甚至在我们自己的圈子内也有同样的情形发生,今日,唯有人类智慧学可以让我们去了解人类。我这样讲并不是因为狂热的派别之心,而是若要了解人类必须经由人类智慧学方能达到。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工作必定要以对人类的了解为基础,所以教师们自己一定要有这样的知识,应该很自然的由人类智慧学中求得,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们「新式的教育应该以什么为基础?」我们要回答说:「一定要以人类智慧学为基础。」但是,有多少人,就连在我们自己圈内的人都尽量地否认人类智慧学,做教学时也不让人知道其教法乃是以人类智慧学为根基。

这就好像古日耳曼的谚语——「给我洗个澡,但别把我弄湿了」。许多教学项目都是以这样的心态推展,这样是不行的,你们一定要心口合一的讲出事实。所以,如果有人问你如何能成为一位好老师,你一定要回答说:「以人类智慧学为你的根基。」你一定不能否认人类智慧学,因为唯有此路你才能真正的了解人类。

在今日的文化下,可以说完全缺乏有关人类真象的知识,不论对生命、对世界,对人类都是许多理论,完全没有真知灼见。若了知真象才能真正活出「实际」的生活,但在今日,完全没有这种「实际」的生活。你们知道谁是今日最不实际的人吗?不是科学家,虽然他们很糟糕,而且对生命完全无知,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他们的错。但这些错在那些最糟的理论家和最不实际的人身上却看不出来,这些人是谁?就是大家所谓「最实际的人」——企业家、工业家和银行家,他们以他们的理论、想法统治了今日大家的日常生活。今日的银行可以说是完全建筑在理论性的想法上,完全不实际,但大家都没注意到这一点。当他们说:「这种事一定要这样办,要做实际的人就一定要这样办。」所以他们就这样办,没有人觉知到他们对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因为这些方法一点也不「实际」。今日所谓的「实际生活」,不论从那一方面看都不实际。

这种伤害唯有在愈来愈多的毁灭性事件发生,摧毁人类文化时,我们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如果这种情形继续下去,你将会知道过去发生的世界大战没什么了不起,只是往后更多大伤害的序曲而已。世界大战就是这种不实际的想法所造成,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在今日,我们再也不能沈睡,必须觉醒,尤其要在教学与教育上下工夫,我们的任务是介绍一种教育,对人类的整体——身体、灵魂及灵性——都照顾到,让大家都能知道,能了解这三大要素。

在这个短期的课程内,我只能讲到身体、灵魂及灵性的最重要观点,以做为教学及教育的指导方针。不过,有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努力去学习如何整体的去观察人类。

今日一般的教育原则是如何订立的?人们观察儿童,然后告诉你,小孩是这样是那样,一定要学那些东西……等等。然后大家就想要用什么最好的方法去教孩子,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这个,学会那个!但事实上呢?孩子还是孩子,至少十二岁以前他不会变成成人,但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我们一定要想「儿童总有一天会成年」,你要站在生命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来看,不能在做儿童教育时就只考虑儿童期,你必定要以他的整个人,整个人生来判断你该做什么。

假设班上有一个孩子脸白苍白,则我们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要解开这脸色苍白之谜。当然原因可能很多,但我要讲的是下列的可能性。这个孩子来上学时可能脸色红润,是我的教学让他变得脸色苍白,我必须承认这一点,并且要能够判别脸色改变的原因;也许是我的教学让这个孩子要耗费过多心力来学习,可能过度的运用了他的记忆力,如果我不承认这个可能性,如果我是一个短视的老师,认为不论小孩脸色红润或苍白都要实施我的教法,要不计任何后果的使用这种教法,则这个孩子的脸色当然会继续苍白下去。

然而,如果我看到了这个孩子五十年后的岁月,我可能会发现他有严重的动脉硬化,致病的原因不明!但实际上这就是我在他八、九岁时过分耗损他记忆力所造成的后果!所以你看到了,八岁的孩子与五十年后的这个成人是同一个人。我一定要知道我今日这样对待这个儿童,四、五十年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前后相连,不是只了解这个孩子就好,我一定要了解人的整体性。

另外一个易犯的错,就是我们常常试着去对每一件事下定义,希望孩子能了解每一件事的定义,例如让每一个小孩都知道这是狮子,那是猫……等等。但他们是不是该保持这个观念直到他们去世呢?在我们今日这个世界,没有人觉知到灵魂也必须成长的事实!如果我给了孩子一个所谓「正确」的观念,并要他一生都保持这个观念,这就好像我在三岁时给这个孩子买了一双鞋,而且以后每一年都让他穿一样大小的鞋。小孩会穿不下的!大家都知道,如果让孩子裹小脚,勉强他穿一样大小的鞋子是很残酷的!但现在大家要孩子们的观念不随着年纪而改变,就等于压抑灵魂成长,要灵魂裹小脚!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我们所谓的「考虑人类整体生命」的教育时,你也许就可以如上所说的回答他。我们是考虑一个不断成长的、有生命的人类,而不是只去实施一个抽象的教育概念。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