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爸爸
(2011-01-21 15:24:28)分类: 开始 |
今天早晨因为有事要办,在芭学园门口和小猪“依依惜别”后,我又有机会独自舒舒服服地坐在学校一楼大厅里等人。
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机会,可以白着脑袋欣赏那些老师和孩子们。
坐了一会,一个叫乐乐的小男孩哭着被一位男老师拉着手走进来。每天早晨负责晨检的耘妮走过去,那位男老师低声说:“乐乐在想爸爸。”乐乐自己也哭着说:“我想爸爸……我要……找……爸爸……”。我对乐乐的爸爸非常好奇,他究竟怎么异军突起,在所有孩子都喊妈妈的时候让儿子哭着要爸爸的?太牛了。
耘妮一边蹲下来给乐乐做晨检,一边认真平静地轻声说:“来,乐乐,我们先做一下晨检,然后你继续想爸爸。”我坐在旁边听着,心里温暖得快化开了——我们先晨检,然后,你继续想爸爸。这就是一个成年人对孩子的尊重。耘妮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一点玩笑的表情,也没有特别表现出来的“我很尊重你”的严重表情,就那么很平常地一边工作着一边说出口了,就像我们成人间平时交流时一样。乐乐配合着张嘴、伸出小手,给耘妮检查。
晨检后,老师拉着乐乐的手上楼,和上次“换鞋门”一样,这次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男老师。两个人经过我身边时,我听到老师轻声对乐乐说:“我知道你会想爸爸。你知道吗,其实我也会经常想我爸爸……”不知道乐乐听到这些话,会不会觉得心情放松了。但至少,一个三四岁小男孩“想爸爸”的真诚感情是被成人们尊重的,不会被粗暴打断,更不会被嘲笑。
另外还有个男孩,和妈妈在门口告别后一直在痛哭着喊着要妈妈,不肯上楼。小朋友哭得非常伤心,来接他的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倾听了一会儿后,把他抱了起来,离开大家的视线,坐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老师的神情和抱孩子的动作,像极了一个妈妈——就像一个真正的妈妈抱着痛哭的孩子那样,把男孩楼在怀里,倾听孩子的伤心。孩子很伤心地大哭,老师并没有阻止孩子表达痛苦的情绪。孩子哭了一会儿后,提出要给妈妈打电话,老师抱起他去前台说:“好的,我们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你很想她。”打过电话后,小朋友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这样记录下来,实在像个理想化的剧本,听上去不像真的。但这么美好的片段,就发生在当时距离我不到50公分的学校门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