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文采博士谈如何满足心理营养,塑造孩子健康人格—2

(2010-04-01 14:30:43)
分类: 开始
4-36月的宝宝,最重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安全感。
怎样做才能给孩子建立最好的安全感呢?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的孩子,又会怎样?
林文采博士给出的方案是——
1.维护最佳的夫妻感情,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好基础。
2.当孩子需要你抱的时候,立刻抱他,不要推辞。


**************************** 4-36个月的心理营养 ***********************************

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要在心理上与父母(主要是母亲)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婴儿在出生时,和妈妈在身体上分离了。从4个月起,他们就开始走向从心理上与父母分离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孩子完全无从谈起“独立”。

4-36个月期间,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到3岁间最重要的事。

什么是安全感?首先,孩子的爸爸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夫妻关系良好。夫妻关系良好,母亲的情绪就稳定,母亲情绪好,很快乐很平和,就基本不用担心孩子的心理发展,他会很自然地度过分离期,建立起很好的安全感。孩子每从妈妈那里得到一点安全感,就会和妈妈分离一点,再得到一点,再分离一点。就这样离开的越来越远,最后发展到3岁以后上幼儿园,可以自己在幼儿园里玩一天,也不会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安全感吸收得越多,分离得就越好,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只需要提供他需要的安全感,孩子就会一直不断地试着离开、回来、再离开、回来。从4个月直到3岁,孩子最主要的就是在做这样的事。如果没有这个重要经历,孩子与他的妈妈会一直处于“共生期”,以为他和妈妈是一个人。也就谈不上独立。

这期间,我们一定会经历养孩子的头痛期:Horribel 2。2岁的孩子都会表现得很麻烦很难缠的。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正是又想独立,却又离不开母亲的时候。这个时期,他们对母 亲的要求非常多,什么时候缠着你,你都要及时做出反应,可当你真的要去帮他呢,他又不同意了。我们都知道,2岁孩子最常说的两个字就是:“不要!”对吧?每当你要帮他, 他就先要表示反对。这是因为,孩子正在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其实,很多幼儿期的孩子,是安全感缺失的。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小孩,到了4岁,5岁,6岁甚至10几岁的时候,还会拉住你的衣角,上学的时候,他会抱着家门口的柱子不肯出门。因为他不能经受分离。这些都是因为他在36个月之前的心理营养不够,也就是安全感没有建立好。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接受分离,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与别人联系,而不是随时粘在一起)。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又必须要分离,他就会恐惧和害怕。很多孩子去幼儿园哭闹得厉害,很长时间都不能适应,往往就是之前的安全感的铺垫没有做好。如果你家里的小孩子就是这样的,我建议你推迟一年再送孩子去幼儿园,让他把安全感补足,4岁念幼儿园,什么都不会耽误的,不要担心。


我们作为父母亲,能为孩子做的很重要的事,就是要注意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是最重要的。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不是物质,而是父母亲之间的良好关系。父母关系好,孩子就会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总是相 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但小孩子不会表达他的害怕的心情,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如果一个孩子行为古怪,那说明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

另一方面,就是母亲不能太过焦虑。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我们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我 们常常去指导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但其实,这不是让孩子成长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做法是,我们坐在一边安静地做自己的事,等孩子需要时,他会自己跑来让妈妈抱,这时你要满足孩子,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知道你一直在他身边,一直是爱他的。抱一会,你会发现,他又要下来跑去玩,那你就把他放下来,让他去。过一会,他还会回来的。

不好的做法是,当我们心情好时,把孩子抱起来玩,我们觉得很忙的时 候,孩子一过来就跟他说:“不行不行,我很忙,你去找爸爸(奶奶,爷爷,姥爷,姥姥,阿姨……)。”这样做很不好,会扰乱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对“重要他人”的稳定感。其实做得好并没有那么辛苦,你只要坐在孩子附近,让孩子能看到你,就可以了。他跑过来让你抱你就抱,他不需要抱,就让他去玩。他玩的时候也不要打扰他,除非他邀请你一起玩。只要这样,孩子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度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体上,从心理上都成为独立的人。


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怎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你情绪稳定,孩子就会有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因为对孩子来说,“分离”主要是针对妈妈。

自己就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经常焦虑,怕这怕那还会情绪失控,这都不能让孩子心安。妈妈没有安全感,孩子就没有安全感。妈妈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的情绪跟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妈妈要自我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有情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不能让孩子成为你情绪的出口。

有的人说:“孩子为什么老是粘着我不放呢?”,那是因为在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 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做父母的,不能在心情好的时候给他这个给他那个,亲得不得了,不高兴的时候,就把孩子推到一边去不理他或者呵斥他。孩子要的真的不多, 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时候,你能抱一抱他!你能做到这些,孩子就会顺利地发展自己的分离程序,逐渐与妈妈爸爸分离,直到成为独立的个体。

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