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李跃儿

分类: 鸡毛蒜皮 |
接受《美好家园》(美国Better Homes and Gardens的中文版)的任务,要写一篇关于分析0-6岁孩子早教YES与NO的文章。为此要采访一名幼儿教育专家,让我惊喜的是,杂志社安排的专家竟然就是我慕名已久的李跃儿!
她的“巴学园”,可是我最想让小猪去念的幼儿园啊!
而且,能有这样的机会亲耳听李跃儿谈幼儿教育,真是天赐的机会——我是多么喜欢她啊!她写的书和她推荐的书,我全都读过。
采访那天,因为临时有事,李跃儿无法去幼儿园,所以把我们约到了她家里。
她的样子,和我在书上看到的一样,有点瘦小,皮肤微黑。看到陌生人丝毫没有距离感,亲切地笑,且非常健谈。
她穿着小碎花便装上衣,肥腿裤子,舒服地盘腿坐在沙发上和我们聊天的样子,仍然像个充满艺术气质的女画家。一旦她开始说话,你就知道她有多么了解儿童,多么爱他们,并且对社会有多么深的责任感。没有巨大的责任感使命感,没有人能在这条光荣与磨难并存的路上坚持下来。
她有一颗温柔敏感的心和坚不可摧的心理力量。
采访后,我们又去参观了他们的幼儿园。位于回龙观育荣学校里的巴学园,是一座四层的小楼,一到三层都是孩子们的教室。
给我留下很好印象的是巴学园的老师们。这些女孩子训练有素,很有礼貌,对面走来,总会主动向你打招呼问好,浅笑轻言,大方主动,非常可爱。
听李跃儿说,这些老师都是她亲自挑选的,大多是从偏远的地方考出来的,她们家里通常都有兄弟或者姐妹。李跃儿选老师的标准之一,是不要独生子女,因为以往的经验证明,那些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非常不适合做幼教,她们能把小孩子的大便卷在孩子的裤子里,装在小书包里让孩子带回家!虽然并非出于恶意,但她们确实很少知道如何细心体贴地关心别人。巴学园只选择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如果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就更好,李跃儿很高兴选择那个家里大姐姐。而且,招聘面谈的时候,首先就会请面试的女孩子谈她自己的家庭,如果她非常乐于谈论自己的家庭而且一直可以深入聊到很多生活细节,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进入下一轮面试。如果谈到自己的家庭状态很冷漠,也说不出什么,那么这个人马上就会被淘汰掉。因为自己就不是在幸福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没有体会过家庭温暖、相互体贴爱护是什么感觉的孩子,长成人后也很难学会爱别人,更何况是照顾和教育那些需要付出极大耐心和爱心的孩子们。
巴学园的老师们,无论春夏秋冬,都会穿着长长的裙子。据说这个颇有女性特征的装束是为了方便身高没有优势的小朋友们有需要的时候一把就可以抓住老师的裙角,如果穿着裤子,就不那么好抓了。这个贴心的举措,让我心里一热。
在巴学园参观的时候,做为客人,我们只能站在走廊里,从教室的窗子往教室里看一看,是不允许随便进入教室打扰孩子们工作的(在巴学园,把“玩”叫做“工作”),有的时候我们的探头探脑引起教师里孩子们的好奇,分神来看我们,他们的老师会很有礼貌地跟我们说:“对不起,我要关上门了,孩子们正在工作。”
虽然门在我面前关上了,但我心里很踏实。如果教室里有我的小猪,我也希望她的老师会这样保护她。
因为那天下雨,所以我们没有参观到孩子们在室外的活动。又因为幼儿园里不允许拍照,所以也没有照片给大家看。听说他们每周五的上午都是参观日,所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打电话预约,亲自去参观。
另外,我发现http://www.x5dj.com/Blog/00101052/00554586.shtml,这个博客里有巴学园回龙观园的照片,正是我们去参观的那个。
因为这次近距离接触李跃儿,更坚定了我们把小猪送去这所对儿童非常了解、理解并且极度尊重的学校。童年的快乐、幸福和良好能力的训练,无疑是最好的早教,可以享用一生。
因为要尊重杂志社的版权,等稿子发表后,再和大家分享李跃儿的经典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