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鸡毛蒜皮 |
我家阿姨小任,和我同岁,来自甘肃天水某县某乡某村。那里四处都是大山,又闭塞又穷困。小任说,她十来年前嫁到夫家的时候,夫家的那个村刚通上电不久。
小任有两个儿子,大的15岁,小的12岁。她说她们那的人结婚都早,而且不办结婚证就“结婚”生孩子,是很常见的。很多人头胎生了女儿,也不去给孩子办户口,一直到什么时候生了儿子,再去办理结婚证和上户口。我问,超生的孩子怎么上户口呢?小任说,先不上啊!很多小孩子都很大了,也没有户口。等国家人口普查发现了,也既成事实了,再一起补。
想想咱城里,什么早恋、早婚、未婚先有子、生二胎。。。。说起来大家都觉得不那么“合常理”,但在遥远的大山里,竟然都见惯不怪……真说不好到底是落后还是前卫……
也有上面来人查计划生育的,一般就给下来检查的干部塞个50元100元的,事情就差不多可以蒙混过去了。该不办结婚证的还不办,该生二胎三胎的,继续生。
那里,直到现在,女人生孩子,也不全都有条件去县里医院生的。那得是有条件的人家,或者有流产、生死胎的前例,才去医院。大多数孕妇还是自己在家生,找婆婆或者村里上年纪的老太太帮个忙就得了。
小任的一个亲戚姐姐,嫁到夫家后连生了四胎,其中还有一胎是双胞胎,都在自己家生的,都死了,有的死得很惨,死在妈妈肚子里,结果生都生不出来,差点把妈妈的命也搭上。直到第五胎,早早就跑去县里医院保胎,终于保住了,顺利生下个健康的娃。
村里的孩子们,至今仍然是对付着读到初中毕业,或者还没毕业,就跑去外面打工了。小任说,她们村里,家家都有人外出打工,最少也要出去一个大人,有的家是父母都出去打工,孩子留给老人照顾,如果孩子大了,就全家一起出去。好象没见什么人家会逼着孩子念书。
穷到极处,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辛酸。
小任她们村,最穷的一户,是个60多岁的瘸腿老汉,老汉有个40多岁的哑巴老婆。他们家有多穷呢?小任说,全村就他家还在住茅草房,赶上天下雨,房子就漏。屋里比屋外雨还大(我就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没地方躲,只好到炕下面去蹲着。
他家有个12岁的女孩子,去年,哑巴媳妇又生了个儿子。
他们穷得实在没法过日子了。结果,12岁的女孩子,被外村的一户条件比较好的人家,花8000块钱买去做童养媳了——我听到这里大吃一惊,现在还有“童养媳”?小任说,有啊!那个女孩儿就被人买去做童养媳了呀。
儿子,刚生下来五、六天,就被外村一个没儿子的人家抱走了,2000元钱成交的。说是领养的人家把2000元钱交给村长,又在村口小卖部买了几包方便面之类的“登门礼”给老汉家留下,临走放了一挂鞭就把孩子抱走了,从此这个男婴再跟亲爹娘没关系了。
我说,为什么把2000元交给村长呀?小任说,不能给这家人啊,他们也不会花这钱,不知道该咋办。当初卖了闺女的8000元也是交给村长的。两个孩子,合计卖了10000元,他们请村长用这笔钱,帮他们请人盖了三间“大瓦房”。多“大”的瓦房呢?小任左右看了看我家的几个房间,说,也就你家这么大吧。
三间总共几十平米的瓦房,买掉2个亲生骨肉换来的。
小任说,她去老汉家看时,刚被抱走了婴儿的哑巴妈妈眼泪旺旺的,跟她比划着,小孩子被抱走了。而老汉,竟然蹲在炕头,正笑眯眯地吃着人家刚送来的方便面,热腾腾的,他很满意的样子。
我就目瞪口呆!
……………………
…………………………
………………………………
小任回去探亲之前,我收罗了一些不太穿的衣服和一些没太戴过的首饰手表化妆品什么的送给她,说实话,送给她的最大目的是我要为我的抽屉腾地方,这些小“破烂”太占地方了,又乱糟糟的摆在那里没用。小任小心翼翼地收下,放在手心里掂来掂去,小声说:“这得多少钱啊?”她说,这些东西,在她们那,就可以给儿子娶个媳妇,当聘礼了。
我再目瞪口呆!!!
小任说,北京和她们那,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哪都没有可比性。
我恍惚地看着她,好象她说的都是那些年代不祥的书上的故事。
前一篇:锅盔
后一篇:上一代的中国式教育10大经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