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有一天在MSN上跟魏英杰聊天时曾经说,我觉得国内的媒体评论之所以整体水平不高,在我看来与评论人士的“世界视野”严重匮乏和狭窄有很大关系。孤云也很赞同我的看法,我觉得,即使不涉及国际关系的纯国内问题评论,如果你具备一个很好的国际政治知识结构,对启发你的思路也会大有裨益,至少它能够让你拥有另外一个超越于事态本身的视角。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洋洋60万言的著名畅销书《大国的兴衰》,出版于1988年,我猜想它在中国拥有比世界上任何地方(包括美国)都要多的热心读者。之前也曾粗略地翻过,春节一周长假我那里也没去,在家里认真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这本书的立论和结构其实非常简单,所以很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像有些曲折地阐述比较复杂观点的著作(如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那样产生严重误读的情况。不过我对《大国的兴衰》评价很一般,以后也许会专门写篇比较性的读书笔记。
下面是2009年1月读完的书的目录——
《天堂与实力——世界新秩序下的美国与欧洲》,【美】罗伯特·卡根著,肖蓉、魏红霞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硬权力与软权力》,【美】约瑟夫·奈著,约瑟夫·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朱贵生审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