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世界里的“牛仔”——写于96-98年间的一组

(2006-12-15 13:15:00)
标签:

杂谈

 

    有关“黑客”的报道越来越频繁地见诸报端,并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因为这的确在日益技术化的世界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998年4月25日,一神秘的电脑“黑客”非法侵入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CHINANET)贵州站点的WWW主机,将“贵州省情”的WEB页面改换成一幅不堪入目的淫秽画面。5月13日,这位名叫赵舒明的贵州籍“黑客”在四川省绵阳市通过办公室电脑第3次入侵“贵州信息港”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1998年4月4日凌晨,19岁的上海“黑客少年”章重华正在试图在某证券公司的电脑网络里拷入一个自编的程序时被公安人员拘捕。此举如果成功,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取内部信息、划转资金!实际上,在案发之前,章重华已经成功地通过个人电脑在证券公司的网络上查看到了许多机密信息。

    在现实的世界里,法律约束着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然而,总有一些“不守规矩”的人想要摆脱这些冷冰冰、硬邦邦的清规戒律,去自由自在地干一些他们自己想干的事。他们中既有劫富济贫的“侠义之士”,也有打家劫舍的“江洋大盗”。

    今天,全球联网的电脑正在构成一个日益丰富多采的世界。所不同的是,这个世界里是没有人的理智与情感的,维持它正常运转的是一套技术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与这套规则为敌的“黑客”就是网络世界里的“牛仔”。

    “黑客”一词是英语HACKER的译音,其原意是指有造诣的电脑程序设计者,现在则专指那些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技术,非法闯入他人的电脑系统,偷阅、篡改或窃取他人机密数据资料,甚至在电脑网络上进行犯罪活动的人。

    最早的黑客是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的一些大学生,他们迷恋计算机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当中有后来出现了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如苹果电脑的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和沃斯尼亚克,也包括今天的传奇人物比尔·盖茨。可惜几十年以后的今天,“黑客”们用偏离了“方向”的技术从事着不可告人的事情,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在现实世界里,“罗宾汉”们的生存手段是手中的利剑,加上约定俗成的“江湖规矩”;在网络世界里,“黑客”肆意驰骋的本钱是专业方面的学识。据说除此之外,他们也有一个全球通用的“黑客行动准则”。这个“准则”的核心是:谁有能力,谁就应该掌握他想要的任何信息。“准则”还告戒所有“黑客”:纯粹出于爱好和显示自己能力,而不要为政治、经济的目的出手。也有报道说,“高尚”的“黑客”常常会闯入其他系统,帮助他人弥补系统设计上的缺点和漏洞。

    然而,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利益诱惑。正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不可能在今天复生一样,越来越多的残酷事实提醒着人们,5、60年代的“黑客骑士”只是理想主义者编织的一个童话,昔日的“电脑英雄”们正在一点一点沦为90年代的罪犯。

    如果这注定是一个不容许梦想存在的时代,那么,就让我们拿起法律和技术这两柄“尚方宝剑”,将天下所有的“网络牛仔”一网打尽。同时也奉劝那些电脑天才们:别再惦记着那些异想天开的事了,老老实实地做一颗网络上的“螺丝钉”。这样,与己与人都有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