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型时代,你的跨界投资计划是否真的想好了?
(2015-08-03 22:38:04)
标签:
投资 |
分类: 行业洞察 |
作者:邹毅 领易投资
这是一个大转型的年代。多数房地产企业都在开始考虑跨界转型。而所有的跨界和转型都意味着对新领域投资的尝试。
无论是跨界健康、养老、产业地产、生物医药、能源、互联网还是金融投资领域,企业最大的风险是来自于新进入产业的评估和风险控制。
很多产业看上去美好的背后,却风险重生。从财务投资的角度来看,如何进入一个新的产业,无论是并购还是合作,我们都需要极其缜密的商业思考。
最近,我又重温《巴菲特管理日志》这部经典投资书。
这是一部难得让我划满了读书笔记,又看得极慢的书。书中饱含了如此众多的投资和企业经营方面的智慧,让我看完之后迫不及待的想与业界朋友们分享。
巴菲特之所以投资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巴菲特曾说,“我之所以能搞投资,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不错的企业家。”
不同于资本市场上任何多数的纯粹金融投资者,巴菲特对企业价值和企业经营决策的理解极其透彻并富有智慧。因此,巴菲特的投资可以历经几十年不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而获得长线的增长。
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巴菲特从投资家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企业是好企业,什么样的投资才能算是成功的投资呢?
对于当前那些面对新经济的诱惑和浮躁的产业界、金融界人士来说,那些有哲学高度和人性价值的经典的思想是不会过时的。
大道至简。真正的投资智慧是最朴实的企业经营常识。相比那些故作高深莫测的金融家们而言,巴菲特的返璞归真的智慧才是其成功的根本所在。
下面与各位分享我摘录的几条阅读心得。
1、在投资时,我们从不把自己当做是市场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师或是证券分析师,而是企业的分析师。一旦你进入对企业做评估的领域,就应该下定决心要花时间、花精力把事情做好。我认为投资多元化,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犯了大错。
每当我们新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审慎的产业评估是最重要的。在没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产业知识的专业投资团队的支撑下,多元化的投资应切忌。
2、对于任何一个拥有常规资金量的人而言,如果他们真的懂得所投的生意,六个已经是绰绰有余了。若你是稍具常识的投资人,能够了解产业经济,应该能够找出5~10家股价合理并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此时一般分散风险的理论对你来说就一点意义也没有,要是采用分散风险的做法反而会影响你的投资成果并增加你的风险。
无论是企业投资,还是个人的股票投资,大规模不经审慎研究就买股票的方式显然是风险极大的。
3、【关于零售业的投资】零售业的经营相当不易,在我个人的投资生涯中,我看过许多零售业曾经拥有极高的成长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但到最后突然间表现急速下滑,很多甚至被迫以倒闭关门收场。比起一般制造业或服务业,这种刹那间的永恒在零售业屡见不鲜,部分原因是零售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这些零售业者必须时时保持聪明警惕,因为你的竞争对手随时准备复制你的做法,然后超越你。
巴菲特通过对资本市场零售业投资的长期实践,总结出零售业的经营规律。而对于想致力于商业地产开发的地产商而言,适度跨界进入零售领域是多数企业家的策略。如今,即使管理优秀的万达都逐步退出了万达百货的经营,也告诉我们零售业的经营是如此的不易。企业家们涉足零售产业应看清行业的本质再做决策。
4、【补船不如换船】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在错误的产业可能导致悲惨的后果。这种情况犹豫山缪杰克森的那匹马。一匹能数到10的马是匹了不起的马,却不是了不起的数学家。
从我个人的经验与观察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一项优异的投资记录背后,你划的是一条怎样的船更胜于你怎样去划。当你遇到一艘总是会漏水的破船,与其不断白费力气去补漏洞,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换条好船上。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除了少数例外,当一个赫赫有名的经营者遇到一个逐渐没落的夕阳产业时,往往是后者占了上风。
因为对于一些低端竞争性的行业,不是说企业家们都没能力,而是整天打仗的地方,根本没人有好日子过。
对于新的投资而言,产业选择实在太重要。巴菲特收购的衰败的伯克希尔纺织公司,并与之鏖战了多年的惨痛经历告诉他,对于衰落的产业,是没有什么可以救的。只有在新兴行业才会出现未来的明星公司,这个是产业转型的最基本逻辑。
5、【不断变化的城墙】巴菲特不想要对竞争者来说很容易的生意,他想要的生意外面得有个“城墙”,居中是价值不菲的“城堡”,还要有负责的、能干的人才来管理这个“城堡”。
与此同时,企业的城墙每天都在变,或厚或薄。十年后,你就会看到不同。
6、【成功投资的四大要素】:(1)便宜的买进价格;(2)一家优秀的公司;(3)一群能干且注重股东权益的管理层;(4)愿意出高价的买主。
巴菲特说:我们很有耐心,一点也不急,毕竟就算是才华与努力具备,还是需要时间来发酵的。
7、【道德的力量】在并购公司的时候,我们发现卖方是否在意公司将来的归属其实相当重要,我们喜欢与那些钟爱公司,而不只是斤斤计较出售公司能够得到多少钱的往来。对于钟爱自己公司的那类企业,通常代表了这家公司拥有相当重要的特质:诚实的账务、产品的自信、客户的尊重以及一群专心一致的忠实员工。
反之亦然。当一家公司的老板只一味地想要将公司卖一个好价钱,但却一点都不关心公司卖掉后的下场,你马上就会了解为什么他会急着想要卖公司。而当一家公司的老板表现出一点都不在乎公司死活时,公司的上上下下一定也会感染这种气氛,使得其态度与行事作风跟着转变。
要知道一家经典企业要由一个企业家终其一生,有时甚至是好几代,以无微不至的用心与优异的才能建立。
在我们接触的大量投资机会中,经常会遇到这样寻求被并购的企业家。遇到这种状况,我们需要更加警惕,不妨多方了解一下公司的内部情况。要知道,一个经营业绩优秀的企业主,并不会一心只想着以最好的价格卖掉他们的企业的。
8、做事业的人会与做事业的人谈得来,只顾捞钱的人只跟中介和财务手段玩弄者谈得来。
9、让高水平的经理人感觉自己像老板,就是老板的最大成就。
10、找到好的投资标的就长期持有,直到好东西变质成坏东西。我们考量生意的方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买下的企业是否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利润。如果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任何问题都是多余的。
当我们在与商业合作伙伴打交道的时候,仔细看看他们的朋友圈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些最基本的商业常识和直觉有助于我们判断,我们在合作的这个伙伴以及这门生意会有怎样的未来?
邹毅个人微信号:brian378183884,提供最尖端的咨询服务。
《房地产观察家》所属上海领易LinkEase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领易投资旨在打造中国最前沿、最跨界、最具创新精神的综合性投资顾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