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担负着推动农村转型发展重任
(2014-11-19 22:52:33)
标签:
财经电子商务农村转型三农it |
分类: 农村电商 |
汪向东说,今年以来,县域的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面的引爆期,县是城乡接合部,县域电子商务一定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推进。网商是我国农村上下几千年从没有过的一个主体,担负着推动农村转型这样一种历史的重任。
农民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体
汪向东说,要想对农村电子商务成败得失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得回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问题上来。
汪向东认为,虽然农民的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但是农民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体是不应该动摇的。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根本问题就是为了让农民现有的这种小生产能够更好地去对接大市场。他认为,判断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成败得失,一定要回到农民是否具有订单权和定价权上。
汪向东还指出,在发展电子商务的时候,农村也有B2B、批发、中间采购等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样,整体上说,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一定得树立“为农民、靠农民”这样一个基本的观念。
汪向东说,这些年电子商务领域涌现了很多草根英雄,90后王思仪、残疾人孟宏伟、孔明灯大王刘鹏飞等等,他们原本就是草根,但是有了电子商务,他们的生意年销售额可以做到几百万、几千万、上亿。
汪向东指出,农村电子商务,不是什么人规划出来的,而是自己依靠市场发展起来的。如今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样式已经多元化,有的是依托线下实体的商贸,有的是依托现有的工业,再一种是依托当地的优势农业,还有更值得关注的是靠电子商务从无到有地在当地创生出一个新的产业群。
汪向东相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多平台、跨平台成为新的趋势,今后可能淘宝村就要变成电商村。农村网商可以在利用阿里平台的同时,通过京东等别的平台实现交易。这样的趋势为农村网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更多的草根实现他们的中国梦创造了条件。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微平台化,利用微博、微信,微营销、微支付等等,所以今天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平台样式也是多样化。
汪向东认为,农村的电子商务可以归为
“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两大类。从运作主体上来看,“自上而下”常常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国家投入、企业化运作的方式,“自下而上”则更多体现的是农民市场主体身份,而农民更多的是以家庭为单位起步。
从经营目标上看,“自上而下”式往往是政府着眼于帮助解决农民买卖难的问题来推农村电子商务,而“自下而上”式更主要的可以不是来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而更多的是创收的问题,是农民自己要创收。
比较两种农村电子商务,农民在对接市场这一点上有明显区别,“自上而下”的时候农民对接市场是经由一个中介来实现的,在订单权、定价权上往往话语权很小。
而在“自下而上”的这种方式上,农民对接市场就非常直接,一下子就可以和买家、交易伙伴进行对接。他可以平等的去谈价格,在订单和定价上拥有很高的话语权。
电子商务担负着推动农村转型发展重任
“党政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方针最重要的是不拘一格,因为市场主体的进入,他们自有判断,相信互联网赋能,相信草根的创造力,他们知道如何做、怎么做才能更快的脱贫致富。”汪向东向地方政府建议,发展电子商务,一定要立足市场,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汪向东说,中西部地区不妨走出去多看看,到发展比较早、比较好的那些地方去学习先进经验,根据本地的情况因地制宜的来发展电子商务。
“市场主体要选好平台,网络营销很重要,但是产业为本,还是要靠产品和服务来说话,要成立协会抱团发展。”汪向东认为,网商是我国农村上下几千年从没有过的一个主体,担负着推动农村转型这样一种历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