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w690/001DjnOYgy6FYdKotwP67&690
1月11日晚,我以联盟顾问的身份,参加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创新发展论坛暨电子商务园区联盟第五次理事扩大会议”,结合阿里即将推出的“阿里电子商务指数”和县域电商发展报告,谈了自己对电子商务园区发展的看法。
一、电子商务园区发展面临新机遇
作为园区联盟的顾问参会,昨天伟雅和柔沙给我派了一个活,希望我对电子商务园区的发展作一个点评,同时给一些建议和指导。聊什么呢?就聊一聊前天我参加阿里集团新春专家答谢会,从这儿聊起。
那个会上,阿里研究中心预报了他们即将推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叫做《2013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盛振中代表课题组做了一个介绍,同时会议邀请我,对支撑这一研究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这样一个工具性的数据产品做个点评。这个事其实跟我们今天要谈的园区非常有关联。怎么讲?
先说这个“指数”,阿里巴巴是从2010年上半年,委托我们这个团队,帮助开发了一个“网商发展指数”。这次新指数的变化有四个方面:一是名称,二是内容,三是测度层级,四是发布方式(这里从略,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见我的博客文章《从“网商发展指数”到“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adc6c0101je4u.html)。
这个指数把测度的层级下沉到县级去,这样,一下子就让人们看到了原来测度省级、地市级所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小盛在会上,举了个例子。原来测度到省和地市级的时候,广东省、广州市分别都是名列前茅,广东和浙江都属第一梯队。这次测到县级,前百强,浙江占了49席,几乎是半壁江山。广东只占三席,连浙江的零头都不如。这说明什么?说明广东和浙江的电子商务,在结构上明显不同。如何去评价二者的这个差异另说,关键是你可以看到原来的那个测度层级看不到的东西。这个差异,对于我们去探索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律,对于当地各方的主体,去研判形势,做出决策,支持的力度就大多了,太重要了。
在发布方式上,按阿里的说法,它要实时在线,放在阿里研究中心官网的“数据地图”的栏目下,每季度更新一次。所有的人上到那儿,就能看到那个数,不光看到自己的,还能看到自己在全国2000多个县中间排名是什么样的状况,你比邻县领先多少,还是落后多少。
在上面那篇博客文章中,我讨论到这个新指数的意义。其实,意义不止于此。
比如,它对地方官员会形成什么样的压力?这个指数的发布,跟其他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意义就会变得更大。
去年中央政府换届,汪洋副总理管电子商务以来,电子商务得到更大的重视。不少下级官员可能不在乎别人,但挺在乎他的“老板”。换届了,新领导怎么样?对电子商务,只是口头上说说,还是真重视?下级非常敏感,他能够看得出来。大“老板”老是对电子商务有批示,这就是真重视,上面真重视,各部委就紧张起来了,省、地市、县就紧张起来了。等从上到下重视起来,加上“阿里电商指数”往那儿一摆,我在全国、全省的排位是什么状况一目了然。你说这个怎么弄?“老板”在看着,当地的群众在盯着。你说这个压力大不大?今后,就处在这样一个政策环境背景下。
这事跟园区有什么关系?
今晚这里在座的有政府官员,有园区的操盘手们。地方政府官员们要想尽快把本地的电子商务搞上去,加快见政绩,会怎么干?搁你,你会怎么干?我的判断是抓两个东西来的最快。
一个,是我今天上午讲的,“平台”,建本地的平台;第二个就是建“园区”。
为什么?地方上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可以出这个政策、那个政策,这些零散的政策要找到一个载体,一个政策承接的载体,而这个载体最好是一个可见的载体。建园区,占多少地、多少投入,给什么样的政策,配套怎么样怎么样,这个一下子就能看得见、摸得着。
所以,我的一个基本的形势判断就是,中国电子商务园区、尤其县级园区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各位:刚才伟雅说2012年9月建立电子商务园区联盟的时候,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园区怎么活,2013年讨论更多的是园区如何创新。那么,今天,在新的背景下,大家可能要去多想想,怎么去抓住园区发展的这个“天赐良机”。
二、园区要重点发挥承接政策与整合资源的作用
听了来自各地园区的代表们分享以后,我第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现有的园区模式各异。
今晚发言的这几个园区,是在咱们电子商务发展园区中,起码在“园区联盟”的框架内,在发展上相对来讲是最有特点,也是比较好的园区。然而,他们的运作模式又各不相同。
我今天上午在演讲时,说到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模式多样化问题,其实,园区的发展也是多样化的。如果结合上面所说的这样一个历史机遇,相信园区以后还会大发展,以后园区创新的空间确实非常大。这是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是园区如何发挥作用。
大家发言中,无论是讨论人,还是钱,还是“围墙”,其实,都是在讲资源的问题。各位关注的点可能不同,可能是资源的某个部分,其中也包括政策资源。比如,刚才皋主任介绍上海电子商务专业孵化器的运营,无论讲“扔钱”、“花钱”还是“找钱”,讲的是资源;周总发言讲吸引人、留住人、人的培养等,讲的也是资源。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资源问题时,如果政府认定了要推动、要发展电子商务,政府愿意把所掌握的公共资源,更多地往电子商务上去部署。在这种情况下,如同我刚才所说的,园区(还有平台),就会成为承接政策资源的一个载体。
对于园区的操盘手来讲,根据园区承担的任务,来考虑这个事的时候,就需要想想,你怎么样把你的园区变成去承接市场资源、公共资源、包括政府政策资源的载体。通过你这个载体,把各种资源整合好,部署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觉得,临安项局他们讲的非常生动,园区就是要去整合资源、对接资源。拿政策资源来说,我们有这么多电子商务的创业者、经营者、服务商和网商,一方面他们很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需要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其实,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为扶持电子商务,已经出台有很多的政策,许多资源就摆在那儿,关键问题是双方不对接。想要政策资源支持的,不知道有那个资源在,不知道有什么政策;而另一方面,有这个资源的,又可能像刚才马主任说的,我有了这一千万都不知道该给谁。
你说这是什么情况?园区一定要办这个事,做好资源整合和对接。你把这个事给办了,园区的主要作用就发挥好了。当然,园区的建设、运作与管理,要做好也不容易。一些地方新建的园区采取了代运营的模式,园区间的交流合作更显得重要。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园区联盟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