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发现自己有关智慧政府的一篇即席发言记录,那是在我们中心与国脉互联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智慧政府发展年会”结束时的总结。觉得内容还有点意思,特在文字上稍加整理,记录如下---
今天,认真听了一天的会议,接收到了非常多的信息,内容很丰富。要想做一个全面准确的总结,我觉得很难。总的来说,我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归纳今天会议的内容:
第一个关键词是“十八大”。我们讨论政府网站、政府的转型、服务的创新、智慧政府等这些问题,是放在“十八大”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看的。姜奇平在演讲的时候,说到智慧政府的转型和换届在一起,所以特别显得有意义。杨冰之发言也谈到了把智慧政府放在“十八大”背景下来研究的体会。姜奇平还强调了其中的要点,谈了自己的看法。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时点上,我们讨论智慧政府和政府网站的问题,发言者与“十八大”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在座的各位关心未来十年中国的电子政务、政府转型或智慧政府,离不开国家的一个更大的背景。我不想再重复他们的观点,只是再次提醒大家思考我国政府网站的未来前景时,必须结合宏观大背景去思考深层次的方向问题。
第二个关键词是“智慧城市”。今天杨冰之董事长谈到,他研究智慧政府是放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面来探讨。也有其他专家在发言的时候,把智慧政府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部分。这样的探讨是一个有意思的角度,但我个人觉得,也许未必正确。我们知道,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城乡二元结构,智慧政府将面临的不仅仅是智慧城市的问题,还有智慧农村的问题。三农问题会放在国家战略重中之重的地位,“新四化”的提出就是证明。记得去年,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联合主办智慧城市论坛。当时,我有一个发言,题目叫《智慧城市勿忘农村》。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面对我国新一轮智慧城市热,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担忧。现在所有的一线城市、半数以上的二线城市推出了智慧城市规划,三线城市跃跃欲试,有的也已经推出来了。我担心这一轮的智慧城市热过后,我们会发现中国城乡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了。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换一个更开阔的角度去理解智慧政府这个问题,把城市问题和农村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特别要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智慧鸿沟,当作政府体系考核政绩的指挥棒。
第三个关键词是“智慧政府”。姜奇平在发言中说到“数据+意义=智慧”,用这样一个思路展开他的观点。在国脉杨董和郑总的发言中,他们对什么是智慧政府、为什么要建智慧政府,以及如何建设智慧政府,做了一个更细致的表达。我想,智慧政府是什么的问题,有可能会贯穿着智慧政府建设过程的始终。可能在智慧政府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什么是智慧会有不同理解,或者说随着实践的推进,人们会有更深的理解。今天,我们的讨论只是一个开始。
第四,是智慧政府的“发展趋势”问题。从今天看未来,智慧政府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过程。上午,高新民理事长说到,它是一个从部门型政府到整合型,再到平台型政府的发展趋势。杨冰之的发言提到了政府2.0,通过建设智慧政府来解决现阶段电子政务中的问题。大汉网络的张总也用一个“微”和一个“广”,来描述他心目中未来智慧政府的状态。可见,各位嘉宾对未来智慧政府建设前景的理解和描述是见仁见智的。同样,它也会是实践发展中的一个不断探讨、不断深化的话题。
第五,今天的讨论中还比较多地谈到了“国际”和“国内”,讨论了国外智慧政府的发展经验,以及我们如何借鉴。高新民老师的发言中就重点介绍了他去欧盟参加会议,带回来的一些观点和信息。姜奇平在发言中讲到国外理论界的一些观点,也讲到了实践面的情况。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智慧政府、智慧城市、2.0等,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从IBM的智慧地球、web2.0到政府2.0,都是这么过来的。我认为,关键不在于我们是不是跟着国外走,而在于我们怎么去把握政府信息化本身的发展方向。概念从哪儿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为了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如何去创新、去发展它。
第六,是今天讨论很多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关键。现在,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研究的热词,我本人也参加过很多这样的讨论,特别在讨论到智慧化问题的时候,有些研究者,他心目中的那个“智慧”有点像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且是一个唯一的上帝。这样一来,当把“智慧”和“政府”联系在一起时,人们容易去联想到建设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政府,它是高度智慧的,它在支配着全社会的运行。对这种观点,我不知道你怎么看,反正我觉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今天非常高兴地在会上听到对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研讨,很高兴我们在讨论智慧政府的时候,能从政府和公民关系的角度研究问题。我们不要忘了政府本身,有一个转型的任务,有一个服务型政府的方向,有个小政府、大社会的前景。讨论技术应用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把它忘在脑后。我们在面对智慧政府的问题,讨论智慧化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像上帝一样的政府当作我们心灵深处的追求。其实,技术所赋予的是能力,它能够让主体做出更多的东西,真正富有意义的是主体。
第七个,“智慧政府转型”的问题。要从现在的政府状态转型到未来的状态,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改革。就智慧政府本身来讲,我们听到了很多这样的概念,比方说开放、平台化、聚焦流程、体制机制等等,这些都和改革有关。今天我们的会议主题,是“政府转型与服务创新的智慧策略”。政府智慧不智慧,更大一部分取决于它能不能成功转型。如没有转型做保证,你就很难期待一个智慧的政府。
最后,讨论的是“智慧政府与服务创新”。与这个关键词有关,我们听到很多像云服务、大数据、四种云模式、服务无处不在等等的探讨,还有来自一线的获奖代表以及地方的经验介绍。发言者们从各自的角度,从现在、从下一步的发展等多个方面,讲述了政府服务怎么创新。我们还听到技术提供商们讲到,如何用技术来支持政府创新。
作为总结,我最后想说,由于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很重大的,而且又是比较新的问题,今天所有的这些探讨仅仅是开始。我们作为社科院所属的信息化研究中心,同时,我也代表今天会议另一个主办方---国脉互联这样一个专业的评测研究机构表示,我们愿意跟大家一起来不断探讨真正的解决之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