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记录“信息社会50人论坛”第一年的成长

(2013-01-01 10:57:03)
标签:

信息社会

50人论坛

it

学术交流

信息化

    2012年刚刚过去,“信息社会50人论坛”顺利走过了第一个年头。以下是在论坛首届年会上,我作为首届轮值主席,代表论坛理事会所做的简单的工作总结报告,权当论坛第一个年头的记录吧。

 

    各位好!

    咱们的论坛是去年9月份成立。作为首年度的轮值主席单位,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接过来以后,在几家理事单位的支持下,在论坛40多位成员的支持下,一年的活动顺利开展。现在结束年度轮值之际,在年会上,我简单地做个总结。

论坛去年99号成立,当时发布了《信息社会共识》。接下来,在去年的后三个月里,我们先后组织了几次比较重要的活动。

第一是社科院我们这个团队承办的,当时组织了20多位专家、教授到泉州农村实地考察,调查了南安、安溪,看了世纪之村和中闽弘泰等,大家反响热烈。在泉州时,我们还在南安与泉州信息化局、南安政府共同主办了一次“农村信息化研讨会”。论坛召开了首届理事会,在会上决定了几件事。一是论坛按年度实行轮值制,开始要考虑操作的方便,便由几家发起单位来轮值;二是确定了年会制,轮值结束工作移交要开年会,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听取论坛成员批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成立秘书处,开始时论坛的秘书处放在阿里中心,今年大概在78月份转到了社科院,今后秘书处要随着轮值单位走。同时在此次理事会上,讨论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第二,去年我们还借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2012)》的机会,在信息中心召开了论坛的“微博攻略座谈会”。会上, 吕本富教授做了主导发言。会后,由本富的团队和阿里那边协调落实,开办了论坛的官方微博。论坛也号召成员们利用微博来交流和扩大影响。

第三,去年年底,社科院的团队和阿里中心共同在北京主办了“农村电子商务与社会转型”的研讨会,请到来自农村电子商务一线的9位代表在会上交流,和参会的主管部委官员和专家们研讨。我上午在报告研究项目的时候,说有两次研讨,一次是在泉州的南安,另一次在北京,就是这两个研讨会。

进入今年以来,论坛先后又开展了几项重要的工作。

3月份的时候,轮值单位和秘书处专门开了一次会,讨论落实怎么把我们论坛的官方网站开设起来,请阿里中心负责实施。

4月份,论坛召开了第二次理事会,决定要为论坛起草一个《章程》,作为论坛开展活动和成员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在第二次理事会还讨论了本届年会具体的开法,讨论了论坛的成员吸纳的问题。

5月份,论坛的官方网站正式开通。阿里中心为论坛官方网站的开发、域名的申请、日常的管理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5月份,论坛还和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合作,在北京举办了“信息生产力和经济转型”的研讨会。会上,首次全社会发出关于“提升国家信息生产力”的倡议,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好的影响。

6月份,组织了信息社会与开放的专题座谈会,会上郭良和张平两位学者做了主题发言,当时也是有20多人出席。

8月份,由秘书处负责的论坛《章程》草案初稿起草出来,开始用电子邮件征求成员的意见。

9月份,论坛又和信息经济学会合作,举办了“大数据与经营模式”的专题研讨会,有30多人参加。

再就是本月,理事会召开第三次理事会议,研究决定今天年会的内容、议程等事项。直到今天,年会正式召开。

一年轮值下来,有几个看法想跟大家分享。

一、我们的论坛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现在初步形成了论坛的基本框架。组织框架是由轮值主席+理事会+秘书处,负责组织成员开展活动;活动框架基本上是由研讨会、座谈会、成果发布会、实地调研和日常的论坛官方网站+微博的形式开展活动。此外,我们起草了一个《章程》,这个章程接下来如果今天通过,会成为论坛下一步运作的基本依据。

二、论坛组织大家研究了一些问题,包括:农村信息化、智慧城市、信息生产力、微博现象与应用、信息开放、大数据,等等。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效果非常好。

三、一年来论坛的工作有一些不足。比方说,原来预想要开展的一些活动或计划要做的一些事,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兑现。网站从5月份开通以来,利用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成员间交流、服务和参与也还有一些问题。

四、最后想说点个人的体会。首先,论坛要搞好,一定要依靠论坛成员的支持和奉献,令我特别感动的是,在一年多来我们组织论坛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一批老专家和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像乌家培老师,泉州农村实地考察也是亲力亲为,非常令我们感动。还有陈禹老师、杨培芳老师、赖茂生老师、候自强老师、方美琪老师、舒华英老师等等一大批老专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其次,理事会的成员要经常沟通,共同决策,重要的事情大家协商决定。再次,发挥秘书处的作用非常重要。我想借此机会,向先后承担这方面工作的张瑞东、徐宏波和周红特别表示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对论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四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形成成员间更好的互通方式,现在的沟通方式一个是通过秘书处发《简报》(本年度共发了五期),平常靠邮件群发来进行沟通。未来是不是能有更好的方式?这还要靠未来工作中来探索和完善。成员间的沟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着能否把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五是建议继续坚持开放办论坛的做法。我们论坛除了理事会之外,所有的活动都是邀请论坛以外的各方人士参加,包括今天也是有很多政府官员、有影响的新老专家、企业界的人士等方方面面的人士参加。开放办论坛,应该是一个方向。最后,在未来,还希望加强论坛与媒体的合作。

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