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冰王
冰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5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分析《霸王杀》矛叔受伤未讲完的内容!

(2017-08-18 13:28:49)
标签:

冰王说球

顶肘

挥拍

羽毛球

杀球

分类: 冰王说球
矛叔在霸王杀的教学中因工受伤,引起了爱好者的关注,教学内容也是相当精彩。
视频中,矛叔一再强调不要引拍倒拍,直接下压,看上去这和李在福曾讲过的杀球教学很类似。

然而,对于爱研究的我,感觉并没有讲完,现在就来分析一下,矛叔之后想表达的内容:

在前文中已经说过,挥拍过程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击球前的0.1秒见下图黄色部分

矛叔这段教学视频想要强调的,是在这0.1秒里的重中之重上图红色部分,在整个发力系统中,这个位置是身体力量最集中的,也就是说,之前所有的动作都只是为了这个发力,如果有数据测试的,这个发力强度大概占到整个挥拍的70%以上。

然而请不要误会,虽然表面上看前面的动作似乎有点多余了,但也是有存在的必要,试想你开车起步都要从低档慢慢加速到高档,哪怕你要弹射起步,也需要充分热胎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
(个人更愿意理解为火箭助推,1级启动挥拍,2级加速挥拍,3级击球)

所以挥拍前期的动作一是为了预热,二是为了校准击球方向,矛叔教学的这个视频,是看到了业余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是为了让爱好者体会准确发力的点,因为业余爱好者动作不规范,发力散乱,大部分人在挥拍前期就开始发力,甚至肌肉紧张,导致关键点的时候反而无法释放肌肉力量,也就是说在挥拍前期身体要放松去接纳起跳转胯释放的力量,而不是主动去收缩肌肉发力,当身体启动预热后,在关键的点主动去释放肌肉力量(也就是很多爱好者认为的击球瞬间抓紧球拍),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注:提前发力不仅杀球无力,还容易受伤,很多职业选手在前期挥拍时会松开拍子,其实是一种肌肉放松的状态)

http://s6/mw690/001DjkTSzy7dxaplZ8F75&690


图中傅海峰倒拍开始肌肉的力量并不大,而是顺势借助了起跳的力量,当大臂抬起的时候(也就是红色能量满的时候),从腰腹、肩部、大臂共同发力完成击球。

PS:如果你在杀球前有时间侧身,就有时间倒拍,当然不倒拍杀球也是存在的,这个以后再讨论。

PS2:其实矛叔是要升级羽毛球的发力系统,这跟李在福所讲的没有冲突,传统的发力叫超越器械动作,在力量运动力比较常见,比如铅球,铁饼之类的,在发力之前都需要有蓄力的过程,而矛叔所说的非超越器械动作类似咏春的寸拳,要求在瞬间释放肌肉力量,对于一般业余的来说难度较大,个人建议可以练练,以提高肌肉的效率,实战中还是要完善动作,当然练好这种发力,在中前场会取得更强的优势。
 
去过现场的热心爱好者给出了这样一段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上课的时候我在,你们只听到了其中一部分,不全面,在说这个击球之前,李矛特意指出了这个击球针对的是高水平的球员,他并没有说以前的倒拍、击球是错误的,只是说那是初学者需要这样一个倒拍,击球的动作做引导!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李矛认为的是倒拍动作过大会延误战机,不利于下一拍的连续!谢谢!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大家勿喷,仅供参考!

下图为网友分享的训练方法,感觉对于霸王杀很有帮助,可以有效地激发胸部和腹部的爆发力,希望更多的爱好者去分享此类训练方法!
总结一下:
短促发力(出手快)是为了追求速度,突然性和连贯性牺牲了稳定性和力量
倒拍发力(球速快)是为了追求极限力量和稳定性,相对的就会牺牲突然性和连贯性

所以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强化快杀在高水平的对抗中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中场拦杀以快为主,就不要多引拍,网前更是如此;
后场跳杀以发力为主,就要抡圆了干,另外即便是后场跳杀进攻,也会为了打乱对方节奏,突然加速快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