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霞浦北兜东壁馒头山s湾杂谈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知道霞浦这个名字,是迷恋上摄影之后;而霞浦给我的印象,就是那些非常典型的照片:
一棵大榕树下,戴草笠穿簑衣的老农赶着一头老牛走过,阳光从林翳中撒下一道道金光;
远处是金红色的霞光,近处的海滩上,剪影幢幢,竖着竹竿和渔网;
太阳在海平线上若飘若浮,金光万道,映照着云层,而海面波光粼粼,浮金耀银;
霞浦被称为拍摄海上日出日落的最佳地。这样的地方又焉能不去?
于是我在2020年行将结束时,参加了一个摄影团,开始了我的霞浦之行。
到霞浦拍照必须是农历每月初一或十五,才有大潮,才能拍到海滩上有船、有倒影,潮涨潮退的好景色。
我们的行程在农历十一月初一到达霞浦。然而这个月初是一个没有晴天的月初,我们在霞浦四天,根本没有见到太阳的影子,不能不让人感到有点扫兴。
可是,不知哪位摄影家说过,摄影虽然是光与影的艺术,但并不苛求于光。在任何的天气下都可以进行拍摄。我们团的指导王老师也说,有太阳是一种风景,没有太阳也是一种风景,就看怎么拍了。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无论是清晨在北兜,还是沙江的S湾,或者是观日地标花竹、潮起潮落的馒头山,也不管是黄昏在东壁海滩,还是著名的小皓摄影点,虽然是阴沉沉的天空,甚而至于是濛濛细雨在飘落,我们都坚持在拍摄。攀登东安山,乘船上渔排,雨中在中国旅游取景地北岐摄影点留连,都不仅没有太阳,连天边微微的红光都杳然不见。
就这样我们拍出了一些真正与前不同的霞浦:
那蓝光熹微中的海滩,那高调的S湾、在一片接近白色水面中竖立的竹竿,那淡如水墨写意大背景中的馒头山,那在海滩中穿着鲜艳衣服的渔家女、挥动渔网的汉子,那远处的山峦、那近处的养殖围栏,都沉浸在一种阴阴的、淡淡的、却是很令人惬意的格调之中。
也许有人喜欢丽日蓝天,喜欢鲜红的霞光,喜欢碧波绿树,喜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浓墨重彩,但是,谁又能不喜欢缥缈若云的远山,不喜欢一碧无垠、水平如镜的海面,不喜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泼墨点染?
阴天中的霞浦,更具有水墨丹青的魅力,更有清柔之美。如若不信,请看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