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印象:巧遇乡村婚礼

标签:
斯里兰卡印度族婚礼哈里波德山村新娘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跟着旅游团旅行,大都是按照既定的线路及项目进行,很少有意外的情形。可我们这次斯里兰卡之行,就有一次非常难得的巧遇。
我们这次的摄影团人数不多,除了我们几乎都是资深的摄影人,他(她)们都跟随过许多不同的摄影团,有丰富的经验。也许我们这次是一次新的路线,也许是接团当地的旅游缺乏带摄影团的经验,有些安排是不尽如人意的。比如一些完全是游览的项目,还有去茶场参观制茶等活动,实际带有推销茶叶的性质。换句话说,可拍的东西似乎不是太多。
团里有位来自北京网名北萌的大姐,很直爽,她在车上对那位斯里兰卡的导游提出自己的意见,表示不满意。那位导游也感到尴尬,为了缓解大家的不满,主动提出为我们补充一些额外的行程,他与司机商量后,问我们愿意不愿意去乡村看一看,真正的乡村,并不是旅游点的。这对于我们这些想拍摄一些真正的人文风情的人来说,这自然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
12月12日,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名叫哈里波德的小山村。村庄的人家散落在山谷中,山虽然不太高,但也是要通过蜿蜒高低的山路才能在村里行走的。
进村以后,大家便各自为拍了。有的拍劳动的老人,有的进入农户屋里拍摄,有的拍玩耍的孩子,可拍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我和老伴与北京的“天使”三个人成了一个组。“天使”是一个很有经验也很有水平的摄影师,我们和她一起去过以色列与约旦,比较熟。我们一边走一边拍,忽然听到从不远处传过来鼓乐的声音,有很浓厚的喜庆味儿。“天使”说一定是有什么庆祝活动,可不知究竟在哪儿。语言不通,我们又不能与当地人交流,只好比划着问,一位中年妇女总算明白了我们的意思,还主动叫自己的小女孩给我们带路。
小女孩领我们走的是一条捷径,但需要爬上爬下,有的几乎是垂直向上,要抓住树根并且匍匐前进。小孩子身手灵道,三窜两跳就上去了,我们这两个老人可费了劲,但也是连趴带爬,慢慢接近了那鼓乐喧天的地方。



这是一家嫁女的婚礼,我们算是赶上了。我们到的时候,仪式似乎刚刚开始。一群人簇拥着新娘走了过来,围观的人很多,我们都不知如何拍摄才好。这时,一个年纪较长的男人(后来知道是新娘的父亲)走了过来,非常友好地和我们打招呼,并安排我们在最前面,是拍摄的最好的位置。这真是我们想不到的,原以为可能妨碍人家会遭嫌弃,谁知却成了贵宾,享受了优待的礼遇。
新娘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我想可能刚满18岁吧(这是斯里兰卡法定的结婚年龄),穿着一身漂亮的红色底子绣满金色花纹的裙子。从她和周围人的装束上,像是印度人。后来得到导游的证实,这是斯里兰卡的印度族。










接着仪式开始了,一开始有两个男人,一个光着上身,应该是属于法师或是司仪之类的人,另一个戴头巾的可能就是新郎了。先用一把刀割开椰子,然后由身份不同的人轮流给新娘用椰汁浇头发,还用一种植物在头上挤出浆汁。从年龄上看,有的应该是长辈,都是两人一组。我觉得有新娘的舅舅舅妈、叔伯婶婶,年轻的也可能就是新娘的兄嫂了。有一对其中的男人后来对我们非常热情,他是新娘的大哥。
我不知这是一种化妆,还是类似洗礼的一种仪式,只觉得新娘是挺受罪的,从头上流下的椰汁把衣服都弄湿了,一定是不舒服的,但新娘在忍受着,毕竟结婚是值得庆幸的大喜事。她的表情还是很喜庆的。
一番梳洗后,又拿来一种黄色的汁液,涂在新娘的脸上,不知是什么讲究,然后又用水冲洗掉,新娘眯缝着眼睛,接受着这一切。












这些过程中,鼓乐一直是没停的,那些似乎是专业的乐手与鼓手们也是不间断地在演奏。周围满是围观的人,有大人也有孩子,有的小女孩也穿着漂亮的衣服,非常专注地看着整个过程,她们是不是在想,以后自己也要这样呢?
然后新娘又移步到一个屋檐下,由她的父亲用许多水从头冲洗,这是出嫁前的最后一个仪式了。




新娘的父亲是一个很热情也很开朗的人,对我们特别好,除了安排我们取得较好的位置拍摄外,还亲切地与我们合影,他与大儿子和我拍了一张照片,要我用他的像裙子一样的裤子也把腿围了起来。他坚持邀请我们参加中午的婚宴,虽然语言不通,但彼此都能理解对方的意思。我们还有其他的安排,我诚挚地感谢他们的好意,还是推辞了,只是双手合什真诚祝愿这一对年轻人幸福美满。
婚礼在热闹而欢欣地进行着。一群人抬着各种水果与食品走向宴会的地方。我们摄影团所有的人最后都聚集在了这里,大家都被这山村婚礼的欢乐情绪深深感染了。




作为一个旅游者,在异域的山村从头到尾目睹了婚礼的全过程,而且受到热情的礼遇,这是很难得的,也是很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