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2018-02-05 08:30:00)
标签:

托德拉峡谷

阿特拉斯山脉

天然屏障

人文摄影

顶光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1029日,拍摄了撒哈拉沙漠的美景,我们从梅祖卡出发,去著名的本哈度堡垒村,途中有一个必经之处便是托德拉峡谷。

托德拉峡谷被称为是防止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它位于阿特拉斯山脉东部的地质溪谷上,峡谷底部仅仅有10多米宽,两边峭壁高耸,起码有300多米高。所以说它是屏障真是恰如其分,只要你进入了峡谷,就会感到两侧高耸入云的岩壁遮天蔽日,只有一缕头顶的阳光射下。而峡谷一侧是仅有两车道的道路,狭窄的地方还需要错车才能通过;道路的另一边是一条细小的河流,水很浅,但很清。

我们是中午时分到达托德拉峡谷的,这时太阳直射,按摄影界的话说,这时的“顶光”是最不利于拍摄的,因为几乎是拍不出光与影的特点的。但在这里却是光线最充足的时候,因为如果按照最佳拍摄时间是清晨与傍晚的惯例,这里面几乎是一片黑暗,最多在山峰的尖顶看到一抹阳光。同行有一位光头的朋友,自谑说:“我就喜欢顶光,怎么啦?”

而另一个不利的因素是,很难把握镜头,高耸的山崖距离镜头太近,即使退到山崖边拍对面的山,用广角镜,也还是不能将峡谷的全貌纳入画面。如果顺着峡谷的走向直着拍,还可以勉强看到山峰的顶部与少许蓝天,如果站在一侧拍另一侧,下面谷底,就只能看到峡谷的中部了。

我记得李益民老师曾经说过,没有不能拍的景,就看如果取景,拍什么内容。摄友蒋老师也说过,风景不好拍就拍人文。我觉得他们的这种理念太精辟了,既来之,则拍之。能拍什么,就看你的取舍了。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峡谷中的色彩是有些单调,都是清一色的赭红色岩石,可是峡谷中毕竟有向阳与背阴的区别,明暗还是有变化的;而且,峡谷中有溪水,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水里有细小的石子,形状各异;;加上峡谷中不同肤色与服装的游客,和在岩壁上挂满五颜六色旅游纪念品的摊档,一点儿也不单调。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如果你把镜头拉近,人的活动就更加丰富了,有举着手机和相机拍摄的游客,有骑着马招揽乘客的当地人,还有当然也有裹着头巾驱策驴子的阿拉伯男人与女人;光着脚趟着水的孩子们快乐地叫着跳着,在感受大自然的清凉;溪水边有人在嬉水,虽然穿着衣服,但全身浸泡在水里,不知是不是在沐浴,也许是炎热的气候使当地人非常喜爱这阴凉清澈的溪水,喜欢直接享受这种上天的恩赐;几个胆大的孩子,顺着山崖旁的仄道在攀岩,据说这里经常举行高难度的攀岩与爬山比赛呢。这里不仅有人,动物也不少,除了驮着东西在谷底行走的驴子与马,还有狗在自由自在地蹓跶着。

其实如果望向远处,也会有另一种感觉,就是人的渺小和山崖的高大,这种对比十分强烈。其实在大千世界中,人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我们只有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珍惜自然,才能好好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北非游踪:天然屏障托德拉峡谷

我们去的那天天气很好,天很蓝,也有丝丝云彩,所以也可以拍到蓝天白云下矗立的峭壁。我对自己的拍摄是满意的,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虽然我只是一个初学乍练的菜鸟,但我相信如果你看到我拍摄的照片,可能也会感到真的还是很不错呢。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