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之苍苍 霜霰而中坚

标签:
高邮大专班同学陈中坚悼念 |
分类: 流云易逝日犹光(回忆录) |
——悼念同窗陈中坚
2017年8月10日晚,打开微信我们高邮大专班的微信群,同学薛德枢的一条微信令人震惊:
沉痛悼念老同学陈中坚!中坚走好!中坚千古!
一问,才知道,我们的老同学陈中坚已于两天前,即8月8日因病去世。
一个有才华、重情义,忠诚做事、肝胆待人的汉子离我们而去了!
去年2月,也是在我们的微信群中,我得知了中坚罹患膀胱癌的消息,我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已经快20年没有见面了,这20年中大家各居东西,各忙各事,竟然连消息也很少通联,可是,我们曾经是那样同甘共苦的朋友呀!
我在微信群中提出,我们这些同学去看看中坚,很多同学都表示同意。
2016年4月6日我们一行人终于成行,从宝应来了5位,兴化来了3位,我从上海赶到,加上高邮本地的5位,一起看望了病中的中坚。那时他的精神还好,只是看上去有些虚弱。当时他从南京医院回来不久,手术实际上是打开后没有做,已经到了晚期。大家都祝他安心养病,其实都心知,老天留给中坚的日子不多了。
这以后我也向高邮的同学询问过中坚的情况,都说,还不错。这就又陆陆续续过了一年多。
我想这最后的一年多,对于中坚和照顾他的妻子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虽然都没有赶上走中坚最后一程,但听说这是中坚临终前的意愿,也只能如此了。所以,那一次的见面,现在想来真是太必要,太值得了。
好像中坚还比我小一岁,是50年属虎的。我们在一起上学时,30岁左右,正是青春年华。中坚是高邮城镇的人,他基本上不住校,每天回家。他的中文底子很好,又写得一手好字,毛笔字钢笔字洒脱流利,完全可以当字帖。当时的学习,对于他来说是十分轻松的,只要考试前稍微看看书,就能应付了。他又是一个不注重表面成绩的人,不求高分,有知识就行。
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就是打篮球。几乎每个下午的课后都是在球场上度过的,当时邮师有一对爱好篮球的夫妻体育老师蔡老师和刘老师,也都是我们的球友。中坚是我们班篮球队名副其实的中坚分子,他的远投精准无比,几乎百发百中。那时没有三分球的规则,否则他的得分会更多。我们班还有一个远投手是陶文健,这两个人只要一开和,左右发炮,那这场球我们肯定能拿下。
作为一个汉子,不仅是在球场上的生龙活虎,还有在酒桌上的豪气干云。周末我们也经常聚在宿舍中畅饮。有一次,一位高邮的同学拿来一张商业局长批的酒条子(当时像洋河之类的好酒是内部凭条子供应的),中坚发挥了他的特长,模仿那局长的字体写了一张,真可乱真。我们就拿着这张假条子买了几瓶洋河酒。这也是我们对不正之风的小小反击吧。
中坚还把我们几个球友经常请到家中小聚,那时他的一个弟弟忙结婚,要油漆家具,我虽然是三脚猫的手艺,但自告奋勇做了漆匠。那时中坚的家在中市口西边的后街上,下午下了课,就到他家去干“私活”。我做木纹的技术让他们大开眼界,称颂不已。当然,干完了活,就在他家小酌一顿。他父亲清癯的面容、几个弟弟胖乎乎的样子,至今还记忆犹新。
毕业分手后,一度时期联系不多。只知道他因为写得好文章与好字,当上了县长的大秘,跟着县长跑。这虽然是一个很辛苦的差事,但大家都认为这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他的前途无限。
我调到出版社以后,因为搞《江苏县邑风物丛书》,第一本书的就定为《高邮》,而作者就是我们的朱延庆老师,这牵线人就是陈中坚。因为那时朱老师已经成为主管文化的副县长,而中坚成了他的秘书。
由于编辑这本书,我经常去高邮。每次去,都是中坚安排请上高邮当地的同学一起聚会,而且大多都是在他的家中。他和他的妻子都要忙得不亦乐乎。但在觥筹交错中,大家畅叙友情,十分尽兴。
当时出版社的办公室主任杨杰和我去过几次高邮,与中坚接触后,非常赏识中坚的行政工作的能力与待人接物的周到、热情与真诚,便想把中坚调到出版社接替他的位置。我当然极力促成此事,我和中坚说了杨主任的这个想法,而且觉得调到省城工作,发展的空间更大一些。可是中坚出于家庭等因素的考虑,还是拒绝了这个机会。我经常会想,如果人生在岔路口走了另一条路,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结局了,然而,世界是没有这种万一的选择和难以逆料的结果的。
后来我离开了出版社,与中坚等同学的接触又少了。只是在00年(好像,不甚清楚)的国庆,我们大家毕业二十年以后,由中坚出面邀请了宝应、兴化的同学到高邮聚会。那一次大概有近20位同学参加了,是我参加的仅有的一次。那时中坚在高邮市轻纺公司任一把手,我们外面来的同学就住宿在轻纺公司的招待所,吃饭也都是中坚安排,给了大家一次很舒心很愉快的相聚机会。
在这以后,几乎就没有与这些老同学见过面,直至2016年去高邮探望中坚的病情。
我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蒹葭之苍苍
其实,中坚的一生并不是太一帆风顺的,即使是仕途,也完全没有以他的能力达到应有的地位,这中间当然有太多的原因,对人才的不容,是我们这个社会与时代的一个特色。
另外,他的孩子也是他难以释怀的一个原因。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戏校毕业后远离家乡,而二女儿出了意外。一度时期,他的妻子把另一个女孩带回家养,只是因为长得非常像他的二女儿。后来,人家的女儿总归要离开的,所以,身边没有子女的萦绕,可能也使他长年积郁而又不便与外人道。我觉得这应该是他得病的一个内在的原因。
今天是中坚的头七,谨以此文悼念中坚。
同学钱国怀悼念中坚有一副挽联:
抛却尘世万般累,一缕轻烟化自然。
但愿中坚一路走好!
(文首照片前排左起:陈长富、李经训、陈中坚、陈以和、陶文健、刘国培、沈玲,
后排左起:何平、周寿天、朱润潮、夏寿平、李映华、任广成。
还有宫兆春、薛德枢未参加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