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纪行:体验热情奔放的波利尼西亚文化

标签:
波利尼西亚文化村独木舟巡游表演阿罗哈大型歌舞表演美国纪行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在准备夏威夷之行时,我就看到有关波利尼西亚文化村(也称文化中心)的介绍,网上却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一定要去,感受这种独特文化的魅力;一种是没有意思,千万不要去,去了肯定后悔。
可是我觉得,还应该去,因为波利尼西亚毕竟是一种接近原始文明的文化,而这样的文化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知之甚少,便往往充满神秘,这本身就是一种诱惑与吸引吧。
我听从了网友的建议,通过当地的一家旅行社订了套票,包括从宾馆大巴接送(距离威基基的市中心约65公里)、文化中心园区的游览券和一顿波利尼西亚风味的自助大餐,最后是一场以波利尼西亚历史为内容的歌舞秀。
我们到了那里,就有人迎上来问我们要不要中文导游,除了我们一行四人,还有五六个来自上海的中国游客。我们问多少钱,回答是25刀,我们想如果10个人平摊还能接受,可是再一问才知道,是每人25刀,这可是一笔不菲的钱。我们拒绝了。就凭着景区免费的中文地图,还怕不认识路?后来证明,不要导游是对的,因为导游只能带路,有很多表演,比如脱口秀之类,导游也是无法翻译的,而路是比较明确的,根本不会走错。园区的面积实际也不比深圳的中华民俗村大。





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由摩门教杨百翰大学建于1963
波利尼西亚人是来自南太平洋群岛的人种,包括毛利人、萨摩亚人、汤加人、图瓦卢人、夏威夷人、复活岛人等十多个支系,1978年统计共有90多万人。一般用石、骨、贝、木制造工具,以农业、饲养业、捕鱼业为生,捕鱼工具和方法繁多。衣服用的“塔帕”系用树皮捶制而成,印有彩色花纹,喜戴鲜花,盛行文身。摩擦取火,用地灶烘烤食物,食物以薯芋为主。住房多用树枝和草叶搭盖,屋顶为人字形。文化村里有专门反映他们生产生活的展馆。






走进村内,沿着道路前行,一片湖光水景映入眼帘,这些大小不一的人工湖将文化中心分割成七个自然村落,各村的建筑设施基本呈现出本民族的传统风貌,风光绮丽。村落之间由小山相隔,山上树木葱茏,青藤盘绕,一座座小木桥横跨湖上,将各个村落串连起来。波光潋滟中,倒映着高低错落的房屋。
虽然环境是静谧的,但只要你一接触到人,你的血液就会渐渐热起来。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独木舟巡游表演,由身穿不同服装的青年男女乘在独木舟上,跟随各自传统乐曲翩翩起舞。一会儿来了一条船,轻歌曼舞;一会儿又来的一条船,劲歌狂舞,各有各的风格,却都是非常精彩的。最有特点的是扭动臀部的草裙舞,那速度极快扭动的草裙翻飞转动,把你的心跳也扭快了。
你还可以分别到那一个个的村落去看他们风格各异的表演,有用自己制作乐器演奏的民乐,有姑娘小伙边歌边舞的表演,还有老大爷风趣的脱口秀,只是我们无法听明白,只能跟着其他游客或叫或笑,或高举木棍、敲击地面,倒也十分有趣。









波利尼西亚人十分热情,见到你都会高声说一句“阿罗哈”,你也要回答一句“阿罗哈”。这“阿罗哈”是夏威夷土语里的招呼语,意义广泛,涵盖中文中“你好”、“谢谢”、“我爱你”、“再见”等义。在夏威夷路上,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彼此以“阿罗哈”向对方招呼。你要和身着民族服装的当地人合影,他们欣然配合,根本不收费,也不会拒绝。不少游客还乘着他们划的独木舟在湖上徜徉,跟着他们一起唱歌。
接近黄昏时,准备开宴了。这可是一个几千人参加的大型宴会,人们先排队,接受波利尼西亚姑娘给你带上的花环,然后在指定桌位坐下,由工作人员按秩序带领着去选取自己喜爱的食品,大胃王们就可以放开肚皮大吃一顿了。







一边享受丰盛的美食,一边还可以看歌舞表演,四周燃起篝火,夜色在慢慢浓重,而波利尼西亚人的热情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使你的热情也在潜滋暗长。
当夜幕完全降临时,你也吃饱喝足了,那就去欣赏两个小时的大型歌舞表演吧。这是一部反映波利尼西亚人历史的歌舞剧,反映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也表现了他们对外来侵略者的抗争。节目运用激光、立体布景等现代化舞台设施和技巧,时而瀑布飞泻,时而火山爆发,灯光效果,变化万千,大大丰富了歌舞的演出效果,是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只是这场表演,不允许拍照或录像,所以我只能在节目结束时拍了一张不很清晰的照片,以作留念。






当这一切都结束,乘坐旅行社的大巴回到酒店,已经是十点多钟了。你会有一种极度满足的愉悦,并不感到乏累,因为你还沉浸在波利尼西亚热情奔放的文化氛围之中。相信到这时,没有人会怀疑这天的文化中心之游是否必要和有无后悔了。
下车走在威基基海滩边的街道上,迎面而来的夏威夷的夜风,竟是那样的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