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灯的记忆

(2014-10-15 08:30:00)
标签:

煤油灯

气油灯

马灯

柴油灯

擦灯罩

分类: 流云易逝日犹光(回忆录)
油灯的记忆

吃过晚饭,我去遛狗。

走在小区的道路上,我拼命仰起头,舒缓一下因长时间看电脑引起的颈椎的疲劳,于是一幢幢高楼的窗户亮着或黄或白或红或蓝的灯光,映入我的眼帘,在如漆的夜空中熠熠生辉,好一个万家灯火的夜晚呀!

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了当年插队农村时的夜晚来了。那时,如果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四周真是什么也看不见,你即使走进村落,也很难看到泥打的墙上很小的窗洞里透露出一丝光亮来。

当时的山阳,除了镇上的一些机关单位,都是不通电的。


油灯的记忆

我们知青班组当时和一般农民家一样,是用小墨水瓶或小药瓶做的小油灯来照明的。一缕棉纱用的灯捻穿过一个铁皮的小管子,插在一块小铁片上,棉纱浸在瓶中的煤油里,点着了,那棉纱的头上就闪烁起一团小小的光亮来。说是灯光如豆,真是恰如其分。

我们为了省钱,有时会向开手扶拖拉机的机工要一些柴油,用柴油光线就更暗了,而且灯芯很费,过一会儿就要拉一点出来,而且烟很大。如果晚上看了一会儿书,第二天早上鼻孔里都是黑灰,头发里也散发着柴油的那种味道,我们屋内的墙上也都被熏得乌黑。

当时有一种比较好的煤油灯,有玻璃的灯罩,专门的带状灯芯,还有一个高脚的灯座,点着了是比较亮的,据说可以抵上25支光的电灯,但一个晚上三个小时要一灯油,一灯油就是二两煤油。


油灯的记忆

我父母下乡后,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家里用的就是这样一个煤油灯。每天父亲都要擦灯罩,灯罩较长,用手指抵着布擦总有够不着的地方。母亲为此做了一个有木柄的类似小拖把的工具,可以将布伸到灯罩内擦拭。

记得父亲一边擦灯罩时,一边说,小时候他在上海就是这样每天擦灯罩,那时闸北的贫民区也还是没有电灯,想不到六十年后又是这样擦灯罩。他感慨人生命运的周而复始,老了又回到小时的生活,又回到了艰苦与落后之中。

像我们这样每天晚上点煤油灯的,在农村是不多的。虽然二两煤油只要几分钱,但对于劳动一天才挣两三角钱的农民来说,这也不菲的开支,所以每天晚上都会有附近人家的小孩子拿着书本来我们家做作业。而父亲也会在灯光下看他的外文书。一般到了八点半,小孩子都会很自觉地说一声“何爹爹何奶奶再见”回家去了。

煤油灯的灯罩上方是很热的,有的人家用铁丝做成一个架子,冬天把搪瓷缸放上架子上,可以起到保温加热的作用,可以随时喝到热水。

到了夏天,煤油灯还有一个作用是可以捉蚊子。山阳在湖边,蚊子是比较多的,晚上睡觉一定要放蚊帐,但白天蚊帐里会叮满了蚊子,用扇子驱赶也不彻底。蚊子往往停留在蚊帐的四角,用手拍打也不容易。就可以将煤油灯小心的端入蚊帐,然后将灯罩上方对准蚊子,蚊子被热气一熏,就掉到灯罩里了,这样很快就可将蚊子一“灯”打尽。


油灯的记忆

农村还有一种煤油灯是有灯罩有提手可以提的,叫“马灯”或叫“桅灯”,这种灯不怕风,是属于生产队的,往往是夜晚需要外出,或在屋外活动需要照明时使用。像收稻时打夜场,或者撑船赶夜路就会用上了。

还有一种油灯叫汽油灯,并不是用汽油,而是要打气才能点亮,应该写作“气油灯”。它有一个石棉的灯芯,只能用一次,因此点这种灯是要一定的技术的。先加满煤油,打一些气,装好灯芯,点着,让灯芯充气,不停地打气,直到打足,灯芯完全充满。起先不太亮,慢慢就会亮起来,这种灯可以达到1000支灯的亮度。我们那时冬闲时到各生产队演文艺节目、演样板戏,都是点这样的气油灯,在台前挂上两盏,就有如同白昼的感觉了。


油灯的记忆

离开农村以后,原来以为可以彻底与煤油灯告别了,谁知1978年考上大学以后,我竟然又与煤油灯天天为伴了。

当时大家的求知欲望是很高的,而学校规定晚上10点以后宿舍熄灯,统一拉闸。我们就打起了煤油灯的主意。把煤油灯的灯头拧在墨水瓶上,正好合适,这样降低了高度,比较稳定,再用木板做一个小台子放在床头,就可以每天躲在蚊帐里看书了。那一小瓶油可以看一个半小时,油看完了,我们也睡觉了。当时我们宿舍的八个人,有六个人是有这种小煤油灯的。

两年的学生生活,煤油灯始终陪伴着我们。虽然这种灯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容易着火,而且对视力的损伤也是比较大的,但毕竟让我们多读了不少的书。想起来,那种感觉真还是很怀念的,那闪耀着的火苗,那淡淡的煤油散发出的气味,伴随着吸引我们书本上的内容,都深深印入了我们的脑海。

我想,可能80年以后出生的人是很少见过油灯的,看到我写的这些故事,有的博友会觉得是距离遥远的旷世奇谈,而且现在的城市中想要寻觅到那时的一盏煤油灯也是很困难的,也许都成了古董式的东西了。但对于我来说,它依旧是那样熟悉而亲切。

小区闪烁着的无数的灯光中,肯定没有煤油灯的亮光了,不由得一种淡淡的遗憾悄然而生。

如果看到煤油灯,我一定买一个放在书架上或案桌前,作为一种饰品,也作为一种纪念,让我记住曾经经历的那些夜晚,那些艰苦而刻骨铭心的生活。

 

(文中油灯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