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之思


标签:
秋叶黄叶枯荷红叶落叶 |
分类: 灯下觅华章(随笔) |
时序早已进入冬季了,只是现在的冬天气温并没有降得很低,更难看到下雪了。
我还是很怀念秋天的,尤其是秋天的草木。
应该说,每一个季节的草木都会有各自的特征:春天小草的萌发,“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夏天的百花盛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到了秋天就是看叶子的时候了,“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只有冬季没有什么好看,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真是很令人扫兴的。
这两年的秋天,走了一些地方,拍了一些照片,现在看着这些照片,不免忽生感慨,于是拉杂写了下面的文字。
林叶

那高大的水杉林,曾经是浓荫蔽日,密叶遮天,而到了秋天,叶子稀疏了,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便斜着从林翳中落了下来。时有微风穿林而过,簌簌地,吹落了树叶,缓缓地飘落下来,带来一丝凉意。
你会想起前人的诗句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你可能会有些伤感,秋天在很多人眼里是悲伤的季节,尤其在这黄昏的时分。
我却没有这种多愁善感,我只感到惬意,宁静而安谧,舒适而恬然,我喜欢这林中的氛围,我也喜欢秋风的轻柔抚摸,更欣赏林叶飘落的潇洒,如果偶尔传来一两声鸟叫,那更让人沉浸在天然造化的情趣之中了。
如果有可能,我会在林中漫步,感受秋叶。
黄叶

叶子由绿变黄,就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黄色如金,是秋天的主色调。古人云“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金风必然把大地吹成一片金黄,金黄是成熟丰收的色彩,稻、菽、粟都是金黄色的。
可树上的叶子黄得最可爱的是银杏树的叶子,银杏扇状的叶片簇生着,阳光一照,熠熠生辉,在蓝天下摇曳生姿。
“银杏叶似金,秋风荡入林。留连疏影里,洗耳听清音。”这是我的感觉,是一种祥和的感觉,与唐代王昌龄《秋词》中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的凄凉伤悲是不同的。
如果梧桐的叶子黄了,而夜晚又有一阵冷雨,那翌日的清晨便可见满地的落叶了。也许,我会有一丝莫名的惆怅。
枯荷

这是一张逆光的照片:
夕阳映照在水面,浮光耀金,风很微弱,轻轻掠过水面,荡起道道涟漪。而水中摇曳着已经枯萎的荷叶,有的虽然还是绿的,可已经失去了鲜嫩的色彩,耷拉下来;有的焦黄卷曲,但仍然坚持在梗杆上;那原先“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茎梗也变得旁逸斜出,或折或断了;还有几个垂着头的枯干的莲蓬,显得孤单而寂寞。
看到这样一幅图景,不知你有何感触。
感叹一派瘦影凄魂、落寞残颓的衰败景象吗?还是留恋菡萏香清、映水犹怜的以往芳姿?抑或感悟出曲而不折、兀自独立的悲壮情怀?
我是很欣赏枯荷的老成与遒劲的,世事如荷,荣枯盛衰,都只是一种表相,荷的荣衰岂是本性?荣是虚妄,衰也虚幻。不以物喜,不为己忧,淡然自喜,任运自然,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呀!
李商隐有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写得真好!
红叶

在秋天,最能给人热烈而振奋的就是红叶了。
人们以看红叶为乐,北京的香山、南京的栖霞山、苏州的天平山、长沙岳麓山,都是游人如织的看红叶的好地方。
杜牧的那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我们描绘了枫叶流丹,层林如染,满山云锦,如烁彩霞的绮丽景色,枫叶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其实诗人是借助这一片如火的红色,歌颂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秋天的山林同样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想,这是所有爱红叶的人的共同的心声,无论秋风如何扫落叶,心中依然火样红。
可是,为什么总要用秋天与春天比较呢?秋天的红其实与春天的红、夏天的红是完全不同的。红色是美丽的,而美丽的不仅仅是红色。
落叶

我拍摄这张照片时,站在这图景前面许久,才按动了快门。
面对着满地厚厚的落叶,有的叶子还是青绿色的,也已经委身泥土了。
我想,这是秋风使然。我想到了吻,是秋风把叶子吻了,吻离了树枝,落叶旋转着起舞,飘落到地上,秋风却飘走了,真是个始乱终弃的家伙。不过,叶子还是落到了树根的旁边,它知道自己的归宿。所以,在树下的落叶,是有灵性的。
然而如果相信的风,随风而去,落叶可能飘荡得很远。“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那是时光不再的凄楚;“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那是怀念朋友的悲凉;“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那是对美好的留恋……
我觉得,如果落叶归根,还是得其所哉。
我写过一篇《走过落叶》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张羽的《落叶》歌词:
我是一片小小的落叶,总是被风吹才会有自由,
风吹到那里我就飘到那里,一天一年不回头。
……北风吹呀吹我的心已碎,随风飘泊我已经很疲惫,
北风吹呀吹我的心已碎,我就是落叶我也有我的美。
我非常喜欢落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