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明珠”的神话

(2013-10-25 09:50:24)
标签:

大唐芙蓉园

和谐明珠

和谐神话

跟风媚上

梦之珠

杂谈

分类: 谁不道山阳客狂(时评)

“和谐明珠”的神话

“和谐”这个词作为双音节词最早出现可能很难考证了,但最早的意思是指夫妇之间和睦协调。郑玄笺《诗经·周南·关雎》:“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后来被引申为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也被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得融洽、和好。

自从领袖提出“和谐社会”以后,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明显提高。铁道部将所有的动车组都命名为“和谐号”,和谐社区、和谐街道、和谐乡村、和谐家庭的提法也便比比皆是,层出不穷。

这次在西安大唐芙蓉园更让我眼界大开,感受到和谐神话般地无处不在。

晚上,我们观看了据称是世界最大的水幕电影《齐天大圣》,故事从大唐盛世说起,袅袅娜娜的嫦娥仙子从仙界来到芙蓉园的紫云楼,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宝贝——明珠,这颗明珠叫做“和谐明珠”(当我听到这个名字时,可能夜晚风冷,突然一阵寒颤,鸡皮疙瘩不由而生)。于是在明珠的庇佑下,大唐社会繁华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忽然一天芙蓉园的主人龙龙发现“和谐明珠”失落了,如果在天亮之前找不到“和谐明珠”,整个芙蓉园会遭殃的。于是龙龙去找他的好朋友——齐天大圣和二郎神带着哮天犬来帮忙,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与偷盗明珠的白骨精殊死搏斗,终于从白骨精手中夺回了“和谐明珠”。龙龙请嫦娥仙子将“和谐明珠”永远镶嵌在紫云楼上,保佑着人民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这是一个神话,却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且不说这电影的光电技巧并不高明,而这故事编造的手段也实在是太拙劣了。陕西是文人辈出的地方,拥有像贾平凹、路遥、陈忠实这样的文学大家,我想不出,怎么会有人写出这样蹩脚的故事还拍摄成电影呢?即使是神话故事,也用不着生硬地以“和谐明珠”作为幸福安定的万灵神物,如果起个和谐的名字就能带来和谐的社会,那干脆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改成中华和谐共和国岂不更加省事?

提倡“和谐社会”,本来是个好理念,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可用不着什么都打上和谐的旗号,言必称和谐吧!那被冠以“和谐号”的动车,也不是在2011723日发生了温州动车撞车事故吗?我们需要的不是神话的和谐,而是真正能感受得到的社会和谐。

简单化、表面化、概念化地将“和谐”作为一种招牌、一面旗帜招摇过市,并不是真正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宣传,充其量只是跟风媚上的拍马屁。

“吴王好击剑,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溜须之风,阿谀之术,于今更烈。

博友霜冷关河在一篇博文中说到拍马屁之术,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次,孔夫子问弟子子华:“尔有四乐,你知道吗?”子华何等聪明呀,遂装起糊涂来,其实,马屁精有时不仅仅善于装孙子,还要会装傻子,曹操手下的杨修要是会拍马屁的话,断不会丢了脑袋。孔子见子华可教也,便训话道:“二亲具存,是尔一乐;兄弟无故,是尔二乐,夫和妻柔,是尔三乐;披褐怀玉,是尔四乐。”子华一看溜须领导的时候到了,一顿忽悠:“遇到夫子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登夫子之堂聆听教诲,是我第五乐呀。”经子华这一拍,孔夫子顿时捻须颌首,拍得舒服。圣人尚且如此,况常人、凡人、俗人、庸人乎?

所以,即使拍马,也得动点脑子,讲究个技巧吧。编故事的人是不是应该向子华学习学习?看来 “和谐明珠”并没有帮到他们,因为这个故事情节处理得真的不够和谐。

我想,这个故事应该是在两年前编的,如果现在编,那颗明珠应该叫“梦之珠”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