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2013-10-13 17:12:52)
标签:

米脂婆姨

陕西行

古城

迎新

貂蝉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今年国庆长假,前几天没有出去,怕人多,怕路堵,趁着假期尾巴的几天去了一趟陕西,第一站便是米脂。

说起米脂,人们都会想起一句知名的陕北名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说的是米脂的女人漂亮,绥德的男子英俊,这两个地方相隔只有四十公里,据记载,貂蝉是米脂人,而吕布是绥德人。米脂土地宜于种植谷子,谷子碾成小米金黄金黄,煮成小米粥上面漂了一层油脂,故名。而这种小米养人,所以女子便如花似玉地漂亮了。

到了米脂,感到这个位于黄土高原腹部地区的县城,的确是别具风情的。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我们还是从正在维修的城门走进这座古称“银州”的小城吧。正向这位逡巡在城墙边的老人一样,看到他蹒跚的步履,白髯飘飘,满脸皱纹,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

这可能会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虽然希望新建的城市楼房林立,商铺栉比,有现代化的色彩,但也怀念那破落的老城,喜欢那逼仄的幽长的巷道,似乎通连着历史,保留着我们生活走过的痕迹,充满怀旧的情调。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走在这街巷中,你看过去一家家的门楼、门洞,各各不同,仔细品味,还真颇耐咀嚼的:

那红漆大门和高高的门槛、威严的石狮,显示着主人有过烜赫的过去;那砖雕的影壁和木制的雕梁,似乎透露着文化的传承;而那墙头的衰草,随风摇摆着没落与衰败;这采用圆拱形的门洞,与后面的窑洞式的建筑融为一体,门前的抱鼓石也告诉我们主人的不同凡响……我不知道如今门内生活着什么样的人,但我想可能更多的是在这里数十年的老人们吧,那门口坐着的老太太,在向远处眺望着,她在看什么呢?这位米脂婆姨,当年一定也是风采照人的。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走在石板路上,看着两边的店铺,漆着蓝漆的木板门关着,当年可能是很热闹的吧,那长途售票处早已废弃了,我把目光停留在对面的那幅标语上,“让米脂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米脂”,这应该是每个米脂人的心声吧。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转过街角,一队吹着唢呐的队伍走了过来,这是迎新的队伍,按照当地的习俗,要新郎背着新娘,那新娘的鞋子都掉了,旁边的朋友的提着。新郎似乎有痛苦状,而新娘是笑容可掬的。看来,娶个米脂婆姨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

不过,在城墙外晒太阳的那群老人显得是那么安详,他们或蹲或坐,抽着烟,拉着家常,我想,他们的家中一定都有一个能干的米脂婆姨吧。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从古城的小街出来,到了新城区的大街上,米脂的今天也不缺繁华,现代化城市的元素完全具备,这时歌声又响起来了,又是一队迎亲的队伍过来了,不同的是,这完全是一式的古装打扮,队伍扭着秧歌,新郎骑着马,戴着礼帽,新娘却穿着婚纱,这种中西合璧式的迎新真是很新鲜。看来,还是米脂的男人比较传统,而米脂的婆姨更加与时俱进。

米脂给我的印象,正如这中西合璧、传统与时常兼备的迎新,而我似乎更喜欢她沧桑的风韵,那是专一不二的坚持和阅尽历史的成熟与独特的风情万种。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本文发表后,有博友说,怎么没见到当代年轻的米脂女子?那我就放一张当代米脂女子的照片,来自网络,她是2009年第十四届中国模特大赛的季军,是米脂姑娘,叫杨冉。让你们看看她的风采吧。


陕西行之米脂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希望宝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