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何园寄啸山庄旅游片石山房石涛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中国人的姓氏本来就是一个区别宗亲的符号,很多的姓氏也在传承中有了变化。比如我姓“何”,这个字的本义是“负荷”的意思,也就是人背东西的样子(所以我属牛是对了,因为牛也是背东西负荷很重的),不知是什么原因,成为了一个姓。民间流传着“何韩”一家的说法,说何姓到了江淮,因为读音关系,韩就成了何。
何在中国也是一个大姓,现以人口排在第十七位,约有1500多万人。自古至今,何姓也出了不少人才,在各地也留下了不少遗迹。我前不久写到过的傅粉何郎何晏,在浙江皤滩古镇的何氏里大学士府,便都是与何姓有关的。
前几天我去了扬州,扬州也有一个与何姓有关的著名园林景点——何园。
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又名“寄啸山庄”, 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原址为乾隆年间古园,名双槐园。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也许是因为何姓的缘故,何园我去过不少几次,一直情有独钟,从无厌烦之感,每次都有新的体会,而且越来越感到造园者的匠心,越来越寻觅到赏园之乐趣。
现将此次之乐趣分八点配以诗图,与大家分享:


乐趣之一:回廊——扬州人俗称串楼,分上、下两层,它将东园、西园、住宅院落都串连在一起,游客即使在雨天,也免遭淋漓之苦,尽情欣赏全园美景。廊的东南两面墙上开有什锦洞窗和水磨漏窗,绕廊赏景,步移景异。诗曰:
衔山环水串楼房,错落逶迤贯四方。
景色随心皆入画,轻移玉步慢登堂。

乐趣之二:水心亭——西园以水池居中,池中央便是水心亭了,这座水心亭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专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纳凉赏景之用。诗曰:
绿荫掩映自生情,水面扬波泛乐声。
歌舞曾经邀朗月,琴风吹过水心亭。


乐趣之三:假山石——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通过嶙峋的山石、磅礴连绵的贴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边,并因地势高低而点缀厅楼、山亭,错落有致。诗曰:
空山喜雨咏新诗,明月清泉映嫩枝。
把酒言欢人世短,真情羡煞假山石。
乐趣之四:水中月——园林大师石涛在片石山房的墙壁和叠石之间匠心独运地造就了一处“水中月”的景观。白天望去,但见池水映中一轮明月,且随着观者视角变化有阴晴圆缺之异。原为叠石后的墙上一处孔隙,随视角不同被叠石遮掩。诗曰:
一泓静水有圆缺,世事无常了不觉,
变化之机心巧运,石涛不愧是人杰。

乐趣之五:镜中画——园中走廊上有一画窗,似是看去窗外之景,其实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园中之景。诗曰:
似花非画映清嘉,却是镜中耀浮华。
亦幻亦真明感悟,人生无悔亦无涯。


乐趣之六:片石山房——与何园紧相毗邻的是“片石山房”,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石涛是我国明末杰出的大画家。原名朱若极,他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开辟了扬州画派,为扬州八怪的先驱。诗曰:
搜尽奇峰作草图,叠石造像古今殊。
天然画卷天然趣,彩笔丹青不语书。

乐趣之七:读书楼——翰林公子读书楼是何家子弟读书之处。何氏从何芷舠父亲这辈起通过科举作了大官,留下了厚学重教、诗礼传家的门风。先后出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可谓书香继世,文脉悠长。诗曰:
立门似听诵声长,抚案犹闻翰墨香。
雅士文人排比出,何氏家风续辉煌。

乐趣之八:与归堂——面积为160平方米的“与归堂”,是目前扬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厅,此处为主人会客的地方。诗曰:
寄傲山林舒啸吹,隔山隔水意相随。
故人风雨归来后,堂上神交我与谁?
衷心感谢好友运河泊人赠诗
山阳客邀泊人缘。
京杭运河扬州过,
停舟坐爱有何园。
何园八趣趣中甜,
寄啸山庄怡怡然。
山阳客望运河舟,
邀来泊人聚何园。
衷心感谢博友君若云赠诗
何园景点惹情长,赏乐亭中顾雅廊。
水月石山镜中画,书读楼内与归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