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老之将至


标签:
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乐而忘忧不惧老不服老 |
分类: 吟月弄风霜(诗词) |

《论语·述而》有云:“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据说,这是孔夫子六十二岁时说的,他彼时正在周游列国,到处奔走,所以说发愤忘食,虽然惶惶然不得重用,但他心态不错,乐以忘忧。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老了。
这真是有点令人悲从中来。我这个人也有六十多岁了,虽然没有孔夫子的学问与威望,但比夫子当年还老了一些,说不上发愤忘忧,但也还在庸庸碌碌地奔忙,也是怡然自乐,如果没人提醒我,我也真还不觉得自己老了。
前几日,读了博友儒生srg的几首七律诗,忽然有醍醐灌顶之感,儒生srg专攻诗词曲赋,功力深厚,佳作迭出。其最大的特点是以生活中之琐事为题,有时又天马行空,恣情肆意,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近这五首七律,分别是《老齿渐衰》、《老耳渐聩》、《老眼渐花》、《老腰渐颓》、《老皮渐松》,生动而具深意,一直“不知老之将至”的我,对照诗中所述,读来一想,我岂不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云“夫子有言,于我心有戚戚焉”,遂生老之已至之感慨矣。
自然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如白驹过隙,坦然一想,老既是自然规律,并不可怕,既来之,则安之吧。不能不服老,但仍可不惧老,即年龄可老而心不可老。保持心理年龄的年轻,是健身长寿的最好方法。
欲仿效儒生而和之,但七律之诗中有两联须对仗,实不易写,遂取其易而作七绝五首,以言人老心不可老之志,聊以自嘲自励,并供诸位一哂。
老眼渐花
观书贴面字犹花,拄杖扶墙惧路滑。
赖是心中明似镜,是非荣辱任由他。
注:心镜:佛教语,指清净之心。谓心净如明镜,能照万象,故称。
老耳渐聩
呼喊连声应对慌,答非所问亦寻常。
春风过耳无烦恼,老叟昏胡非佯装。
注:春风过耳:乡谚曰“春风过驴耳”,以嘲过耳即忘、愚笨如驴之人。愚以自谓,取其充耳不闻、不耿耿于怀之意。
老齿渐衰
牙摇齿豁常腮疼,言语吱唔似漏风。
贪软只合吃豆腐,真真不是老花童。
注:①吃豆腐:豆腐具有色白、面细、质嫩、性软四个特点,恰与年轻女子肌肤白皙细嫩而性情软弱的特点相契合。故上海人常用“吃豆腐”被用来借指调戏轻薄年轻的女子。
②花童:苏北方言谓“花痴”即指迷恋异性之人为“花童”。
老腰渐颓
腰粗不敢气冲天,腰弯未曾倚靠山。
腰软尤知膝下硬,鞠躬岂在稻梁间。
注:晋陶渊明有“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句,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清龚自珍有“著书只为稻梁谋”句,盖言文人著书立说,也只是为弄口饭吃,不敢追求真理。
老皮渐松
身无赘肉自皮松,心有天地怨不生。
敢笑潘安缺虎气,老夫矍铄正年轻。
注:潘安:即西晋文学家潘岳,面似傅粉,貌美仪姿,多为美男子之代称。
(博友儒生srg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219497061
感谢好友老牛新声赠诗美评
心明眼自明,过耳有春风;
齿摇腰脊弯,老皮也渐松。
服老合规律,当作老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