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怯弱弱说声谢


标签:
天地君亲师管理者封建宗法传统文化八月飞雪杂谈 |
分类: 灯下觅华章(随笔) |
近来忽然想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事情来,小时候到一些同学家,那些同学的家庭都曾经是书香门第或是显赫人家,不过已经败落有年了,他们家堂屋的中间会悬挂着一幅字,上书“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
我不懂这五个字的意思,便就问这家的老先生,他告诉我,这是中国传统祭祀的对象。
天地:中国古代以天为至上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万物,祭天地有顺服天意,感谢造化之意。
君:祭祀君王源于君权神授观念。由于在封建社会君王是国家的象征,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国泰民安之意。
亲:祭亲也就是祭祖,由原始的祖先崇拜发展而来。
师:祭师即祭圣人,源于祭圣贤的传统,具体指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
我当时还是蒙蒙懵懵的,不甚了了,只知道这些对象都是管理我们的,我们应该服从管理。
后来从学校下乡,走上社会,对管理者的认识渐渐加深了。我讲两个故事。
一个是四十年前我插队时的故事。我们公社小学的一位女教师生孩子,当时产假是56天,需要人代课,小学校长就请我代课,那是小学三年级,我教语文,也教算术,并兼班主任。当时正是五六月份,天气渐热,中午很多小学生都会到附近的小河边游泳,这是很危险的,校长要求各班加强管理,坚决不允许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可有一天下午我刚上课,来了一位迟到的男孩子,居然身上还是水淋淋的,这是是公然向我挑衅,我火冒三丈,一把将他推出门去,大声喝道:“你不用来上学了,学校不要你这样的学生!”他一个踉跄被我推到门外,坐在地下,哭着回家了。
第二天,他的父亲来学校找我了,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他父亲很诚恳地对我说:“先生,孩子随你打骂,可不能不让他上学呀!”我连忙解释说:“我没有打他,我只是推了他一下,可能用力了。”他父亲说:“先生,我没有任何责怪您的意思,不要说你没有打他,就是打,我们也不会怪你,因为你打他,是对他好,教育他,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呢!”他又怯怯地说:“还是让孩子来上学吧,他是很调皮,我们把他交给你了,你能管得住他,随你打骂,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可以吗?”我当然同意了他的请求,我也没有不让这个学生上学的意思,只是当时暴怒下的发泄。但他父亲对我的谦卑与诚意,实际上是对老师——学校的管理者的谦卑与诚意,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还有一个是十年前在一家公司发生的故事。我们公司的老板是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发起火来就会大声骂人,甚至粗口连声。很多职工都很惧怕,尤其是新来的职工,会被骂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有新职工来,我们都会事先打预防针,说如果老板骂你,那是说明在乎你,你属于孺子可教;如果不骂你,那说明对你失去信心了,可能会炒你鱿鱼。
东莞的分公司来了一位新人,我们如法炮制,他连连点头表示知道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去东莞,看他愁眉不展的样子,问他为什么,他说,到现在还没骂我呢,是不是我的工作做得不好呢?我们连忙安慰他,说,骂有早晚,不必性急。果然又过了一段时间再去东莞,见到他是喜出望外的样子,看到我们忙不迭地说:“骂了,骂了!”他觉得自己得到了管理者的认可,至于认可的方式却不顾了。
这两个故事中的被管理者的谦卑心态似乎有些可怜,他们的逆来顺受也许有种悲哀的幽默,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反映,被管理者永远是被动的、接受的,无论管理的方式是打骂还是别的什么,也无论管理者是否正确,是否合乎道理,因为中国的宗法关系、管理意识就是绝对服从,在被管理者头脑中深层的概念就是“这样做是对你好”。
中国的管理者,是君是父母是师表,是至高无上的行使权力者。而中国的被管理者,是群众。一个“群”字,便可说明问题。“群”的异体字,君在羊的上边,众多的羊一般的老百姓,是君在牧放他们、驱使他们、宰割他们。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礼法的核心所在。
我想起了中国的形形色色的管理者们:野蛮执法的城管、足球场上的黑哨、眼花的法官、逼得员工跳楼的企业主、拿卡要的工商税务、高价的高速公路收费站,中国的老百姓活得真不容易呀!
我最近的一篇文章发表后,收到一则系统消息:“您的文章《今天我们如何抗日》已被管理员转移到回收站。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当时我真的还有些不服气,为什么呢?难道我一个当过发行量四五十万册月刊杂志主编、受党教育一辈子、在主流媒体工作多年的人,还不能把握一篇文章的性质吗?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想通了,这是管理员为我好,怕我晚节不保,这是对我的关心与爱护,并没有对我打骂,只是对我的文章稍加处理,这是一种君临天下的大度,这是何等的仁慈呀!因此,我应该怯怯地、弱弱地说声谢:“谢谢了!”
我为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发扬与继承而感到欣慰,当这篇文章快写完时,看到网络上的消息,台风“天秤”和“布拉万”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上海莘庄出现了“八月飞雪”的奇怪现象,气象局解释说是雨滴较大的降雨。
无论如何,恶劣天气总会过去的,丽日蓝天总会出现,那是令人愉快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