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文游戏也怡情

(2011-11-12 08:36:18)
标签:

文字游戏

宝塔诗

藏头诗

顶真诗

徐渭

文化

分类: 浮光掠影(艺文艺评)

诗文游戏也怡情

中国人的文字之道讲究的是“文以载道”,就是文章必须要有其精神内容,“道”即道德、道义、道理,写文章是不能只讲究形式上的华美而忽略了内容上的追求。

文章偏重于“教化”的功能。

然而,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在形式上也是很有独到之处的。所谓的对偶、平仄、押韵,都是形式上的讲究,而比喻、排比、通感、反问、借代等修辞手法,也是以形式辅助内容的有力手段。这些形式上的讲究使文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增强了表现力。

完全以讲究形式上的文字可以称为文字游戏,文字游戏当然属于雕虫小技,但有时撰文赋诗感到乏累时,玩一玩文字游戏,倒也有趣。自然,文字游戏也不能言之无物。中国的诗歌中就有许多种文字游戏,不乏情趣。

宝塔诗是一种文字游戏,是一种摹状而吟、风格独特的诗体。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我在插队时听到农民说的一首宝塔诗,便别具特色。那是一首讥讽脸上生麻子之人的诗,一共排到了十字一句的,比较少见。兹录于下:

筛,

天牌,

铜炉盖,

雨打尘埃,

后园虫吃菜,

石榴儿剥皮卖,

 莲蓬去子眼犹在,

黄豆摊在那地上晒,

珍珠一把撒落在天台,

手舞狼牙棒打碎天灵盖。

都是取生活中的物事作譬,合辙押韵,形象生动,然而都扣合“麻、点、眼”的特点,读来便觉妙趣横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

藏头诗也是一种诗文游戏,每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表示一个意思。有的是诗句的末字连起来成为一句话,叫藏尾;如果是中间的某字连成一句话,叫藏腹。

文人士大夫中也不乏藏头诗高手。比如明朝大学问家徐渭(字文长)游西湖,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其中之一首字便藏“平湖秋月”四字。

我有时忽有兴致,便也作藏头小诗以自娱。不揣浅薄,献拙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博友美丽音符给十多位博友写了藏头诗,文字、配图、音乐俱佳,真正是美雅清新(藏头),我便有诗称赞,并将美丽音符(藏腹)嵌入其中:

诗刻意巧藏名,

精图配隽声;

波真意现,

律应现代风。

博友冰清开博一周年,我也以诗祝贺,以“冰清开博一年庆”藏腹,以“冰清微笑留香真好”(冰清的博客名为冰清微笑留香)藏头:

雪聪明俏小丫,

碧玉映朝霞;

笔文独秀,

语频友皆夸。

墨翰林片绿,

播艺苑万花;

情换得真心

运迎来好事佳。

诗歌中还有一种顶真诗,亦有游戏色彩,即首句的末尾一字或两字即下句的首字或首两字,每句如此,蝉联而下,这也是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博友青丝如瀑有一顶真七绝:“明月衔秋到小楼,小楼何处不清秋。清秋花落随流水,流水流年难系舟。”

我依其韵和诗一首:

黄叶飘零落旧楼旧楼丝管诉悲秋悲秋肠断惊残梦残梦随波不系舟。

作这些文字游戏的过程,就好比是装饰房间,已经有了固定的饰物,花瓶、条幅、挂钟、案头摆设等,要你去摆放,觉得不合适就再挪个地方,换个东西,摆来摆去,饰物也放完了,看得也顺眼了,就O啦。

这种文字游戏也就是这样左思右想,前斟后酌,改词换韵,经历一番“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的过程,终于成章,那种写成之后成功的喜悦,也是怡情舒心,美不堪言的。偶一为之,无伤大雅。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