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再启动”?
(2010-03-26 11:02:30)
标签:
杂谈 |
一场金融风暴,让全世界陷入二次大战以来最大危机中,全球财富蒸发数十兆美元,连花旗集团股价一度逼近1美元,一家家知名大企业裁员数以千、以万人计……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企业及个人,何去何从?
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即将在中国出版新书《再启动:获取职场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写这本书时,金融风暴危机还没有蔓延开来,但他在书中,早就预言“任何企业都与‘猝死’为邻” ,理由是企业荣盛兴衰,行之有年,只是马车因铁路而消失,铁路因汽车而没落的变化,以前要花10年、20年,现在的变化则在转瞬间。
面对新经济:每5年必须重启一次
比金融风暴更结构性变化,早在我们身边发生。他建议目前30岁至50岁的人面对这样的变局,要有意识的“再启动”,就像电脑当机或是出问题没办法继续时,就关掉电源重开机,每4、5年就要重新定位一次,学习自我提升,让自己“reboot(再启动)”。
这项结构性的变化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已身处新经济、新大陆。大前研一将2009年标明为“AG25(后盖茨时代25年)”,他以比尔盖兹微软公司推出“Window”的1985年起算,我们进入未知新大陆已是第25年。
谁能在变革中生存?求知和冒险者
在新大陆里,以前教科书教的都已失灵,大前研一预言只有旺盛求知欲、肯冒险的人,才能在变革时代生存下来;未来的工作形态,不是在某个职位上做某件事,而是专案导向, 3个月后专案结束,再换新的专案;即使是企业,比规模、比数字都不行,而是比构想、比创意,比沟通力,比能预见未来5年的生活形态。
企业的未来谁主宰?良好的系统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8年年末,就是一开始就用新大陆思维的最好典范。与大前研一所提到的戴尔公司一样,马云认为“系统并非为了企业而存在,而是在系统的运作上去经营企业”。对阿里巴巴来说,公司的核心就是一个良好的B2B平台,只要系统存在,公司就有了核心价值,凭着这个平台,在中国,他们就成功击败“eBay”,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创业新思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即使是个人,也有办法用新大陆思维开创一片新天地!美发师阿奇拉看到银发族的新市场,而做起宅配美发生意;李开复凭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概念,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2005年7月20日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负责Google(谷歌)中国公共关系事务以及Google(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运营工作。2009年9月4日,从谷歌离职。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金融危机之后杀出了自己的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