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南怀瑾老师讲述:细算一笔账人一辈子真正活的其实没几天,总这样活着多可惜

(2020-08-03 22:20:44)
标签:

转载

分类: 云水拾贝
[转载]南怀瑾老师讲述:细算一笔账人一辈子真正活的其实没几天,总这样活着多可惜


古人有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岁,不是忧愁就是病痛,这个人生未免太惨了。通常人的寿命是六七十岁,但计算一下:十五岁以前不懂事,不能算;最后的十五年,老朽不堪,眼看不见,耳听不见,也不能算;中间三四十年,一半在睡觉,又不能算。余下来的日子不过十五年左右,这十五年中,三餐吃饭、大小便又花去许多时间,真正不过活了几年而已。这几年如果真正快乐还好,倘使“不在愁中即病中”,那么在人生哲学上,这笔帐算下来,人活着等于零,够悲惨的!

我们在中国文学里,对于人生常有“贫病交加”的悲叹。世界上贫病交迫的人太多了,有一个朋友,过去地位很高,也是部长级的,现在有七八十岁了。前两个月碰面,看他气色很好,相逢便问年,他很风趣的说:“我是望八之年”。他来个谐音答话,自我幽默一番。这位朋友,现在蛮穷的,他常说人世上的两个字,自己只准有一个字,绝不许同时拥有两字。什么字呢?“穷愁”两字。凡“穷”一定会“愁”,穷加上愁就构成穷愁潦倒。他虽然已到望八之年,因为只许自己穷,绝不再许自己愁,所以能“乐天知命而不忧”。他真的做到了,遇见知己朋友,仍然谈笑风生。另外一个人还告诉我关于他的故事说:某老还是当年的风趣。他虽然穷,家里还有一个跟了他几十年当差的老佣人,不拿薪水,在待候他。有一天,他写了一张条子,叫老佣人送到一个朋友那里,这个朋友知道他的情况,又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他有条子要钱,当然照给。这一天他拿了一千块钱,然后到一家饭馆,吩咐配了几样最喜欢的菜;身上的香烟不大好,又吩咐拿来一听最喜欢抽的英国加立克牌的高级香烟。一个人慢慢享受,享受完了,口袋里掏出这一千元,全部给了茶房。茶房说要不了这许多,要找钱给他,他说不必回找了,多余的给小费。其实连那听外国香烟在内,他所费一共也不过三四百元。茶房说小费太多了,他仍说算了不必找了。他以前本来手面就这么大,赏下人的小费特别多,现在虽穷,还是当年的派头。习惯了,自己忘了有没有钱。所以朋友们当面说他仍不减当年的风趣,他听了笑笑说,我就要做到这一点,两个字只能有一个。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社会上贫病交迫的人很多,要想心理上不再添愁,这个修养就相当高了。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心里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物质环境苦到这个程度,心境恬淡依旧,个人的修养要到达那个境界可真不简单。

《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

道家的看法,我们这个生命,起码可以活十二万亿年。但是我们为什么变成那么短命呢?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把它消耗了。我们大笑一下,寿命去了十年,对人家恨一下,去了十年、二十年。七情六欲一动就减寿,这个账一算下来, 活个三十年已经了不起了。另外再简单地算我们的寿命,假定活六十年,一半在睡觉,去了三十年。剩下三十年当中,前面十一二岁不懂事去掉了,后来老了有七八年迷迷糊糊的活着,再扣掉三餐饭大小便和生病,一个人活到六十年,真正过日子,不过几年而已。所以道家说我们把生命糟蹋得很厉害。
*****

大家学佛修道打坐有许多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许多年轻同学常讲,老师,我这几天睡不着。睡不着就睡不着!一天当两天用,还划不来吗!我们一辈子假使活六十年,三十年都在床上。如果三十年不睡觉,等于活了一百二十年,睡不着更好。又有些人说,老师,我这两天光爱睡。光爱睡就让它睡!我觉得睡是人生最享受的事,我也最爱睡,可惜我没有时间睡,很可怜。我常常觉得“一被蒙头万事丢”,把被子拿来一盖的时候,不空而空,不放下而放下,这是我诗里的句子。所以我常常告诉同学们,碰到最困难痛苦的时候,睡觉去,睡醒了再说,有时候事情是会转过来的。
*****

“浮游”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庄子叫“逍遥”,佛学叫“自在”。我常常告诉一般同学朋友们,你们修道要修到“逍遥”,学佛要学到“自在”。你看那些信宗教的人,一脸宗教相,装起那个修道的样子,那个死相最讨厌,既不自在又不逍遥。现在用功的重点告诉你,浮游自在,又逍遥又自在。古人有一句话说,我们讲过好多次了,要想长生不老,“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一个人天天要哈哈大笑,一天多笑几次,比你打维他命吃补药都好,一笑,脑神经就松了。你看每一个人走在街上,那个苦瓜相像银行讨债的面孔,一天到晚心里在烦恼,脸上每一个细胞都绷紧了。你这样修能够成道?我第一个不相信!

《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
-----------

讲到乐观的人生,那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内经》上讲“外不劳形于事”,尽量做到生活恬淡、清静。“内无思想之患”,不但没有仇恨、怨尤的心理,心理上没有仇恨人,没有发脾气,没有恼怒,没有嗔恨的心理,在佛学里讲就是有“慈悲心”,有爱人的心,而且思想是非常宁静专一的。“以恬愉为务”,每天都是快乐的,人生是乐观的。

我也常常讲,不晓得怎么搞的,我们黄种人有个特点,尤其中国人,都有一种讨债面孔的样子,态度也都很难看。在美国的时候,有一个美国的朋友问我,南老师,你们中国人会不会笑啊?他问我这个话的意思我懂了。我说对不起,中国人当然会笑!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好像是一种仇恨的面孔,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跟你们不同。在美国,路上看到人都“哈罗”,说句你好啊,不管认识不认识,脸上肌肉拉一拉,这是美国的教育。我们中国的教育不同,小孩路上看到人,如果喊一声“喂”,爸爸会说:“死相,人都不认识,叫个什么!”我就告诉他,我们中国黄种人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的确如此,我们中国人见人都没有笑容,没有“恬愉”之颜,不是乐观的表情。尤其是在银行里,现在银行好一些,过去银行柜台小姐、邮局卖邮票的小姐,你给她钱,她那个脸拉下来不晓得多长,很讨厌。说到恬愉,学佛有四个字叫慈悲喜舍,这个喜很难,但是人只要一笑,整个脸上肌肉拉开,脑神经马上松开了。所以学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你们脸上一点喜容都没有,板起那个面孔,一脸的业气死相,那个凶性贪嗔痴慢都挂在脸上,皱个眉头,脸上神经紧绷,一身都在烦恼,哪里有喜!所以真得身心两方面的喜乐才行,如果这个效果都没有,那怎么叫做道呢?那佛法在骗人了!你看我们学佛,越学越悲,一点喜都没有,每个都如此,结果学得把“喜”字都念成闽南话“死”,那就糟了。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东方出版社)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