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字
最常见的说法是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因吕洞宾常常化名出现,故诸书所载不一。其最常用的自称是回道人(或回山人),故世亦呼为回仙、回公。北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八《吕先生记》说:“先生所以姓回者,盖浑其迹,不使人识耳。回字乃二口,二口即吕字也。”
2、身世
吕洞宾的身世,许多典籍均载其为吕渭之孙、吕让之子。北宋初杨亿《谈苑》载:“张洎家居,忽外有一隐士通谒,乃洞宾名姓,洎倒屣见之。洞宾自言吕渭之后,渭四子,温、恭、俭、让。让终海州刺史,洞宾系出海州房。让所任官,《唐书》不载。” 吕渭乃河中府(府治在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开元二十三年(
735 年),卒于贞元十六年(
800年)。官至礼部侍郎。四子温、恭、俭、让,皆有美才。温官至户部员外郎,恭、俭皆官至侍御史,让官至太子右庶子。
3、生年
关于吕洞宾的生年,各种说法不一。《仙鉴》卷四十五“吕岩”条说“贞元十二年丙子( 796 年)
四月十四日生”。元代刘志玄等《金莲正宗仙源像传》亦谓生于“唐德宗贞元丙子( 796
年)”。元代苗善时《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卷一则说生于“贞元十四年( 798 年)
四月十四日巳时”。“贞元十四年”说得到了道教中人的普遍认同。也就是说吕祖2岁时,祖父吕渭去世。
4、籍贯
北宋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十三《华山重修云台观记》说:“关中逸人吕洞宾,有剑术,虽数百里,顷刻辄至。”
北宋王举《雅言系述》有《吕洞宾传》,“云关右人,咸通( 860 — 873
年)初举进士不第”,值黄巢之乱,“携家隐居终南山,学老子法”。
《仙鉴》卷四十五则既说“世传以为东平人”,又说“一云西京河南府蒲坂县永乐镇人,即今河东河中府也”。按,“东平人”与“河中府人”二说,并不矛盾。山东东平为吕氏郡望,故吕氏后裔迁至河中府者,仍自称东平人。以永乐镇为吕祖故里的说法得到了道教中人的普遍认同。
5、是否中举
《雅言系述》说他“咸通( 860 —873
年)初举进士不第”。《岳阳风土记》说“会昌( 841 -846
)中两举进士不第”。吕祖咸通年间62-75岁,会昌年间43-48岁,很明显第二种更可能。
据《旧唐书·吕渭传》载:“长庆( 821 - 824
年)以后,李德裕党盛,吕氏诸子无至达官者。”诸书所载吕洞宾应举的时间,大多在长庆以后,故谓其“屡举不第”,较符合历史事实。
6、师承:
钟吕传道的故事在教门内外广泛流传。关于钟离权为吕洞宾之师的较早记载见于北宋秦观的《淮海集》。秦观在该文集卷二十五《魏景传》中说,魏景“遇华山元翁,从授炼丹铸剑长生之术。元翁名碧天,其师曰刘海蟾。海蟾之师曰吕洞宾。洞宾之师曰钟离权。自权至景凡五世矣。”据道书记载,钟离权以黄粱梦点化吕洞宾,并以十试来考察吕洞宾向道之心是否坚固,十试过后,尽授内丹妙诀。内丹术得到钟吕的大力倡导之后,在道教中成为最重要的修炼方法。宋元以来的道教诸派,无一不以内丹修炼为旨归。因此,钟吕传道在道教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备注:秦观(1049-1100)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
![[转载]最新考据,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纯阳真人吕洞宾 [转载]最新考据,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纯阳真人吕洞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关于吕洞宾遇钟离权的地点,文献中也有不同记载。《三洞群仙录》卷五说“因游庐山,遇钟离先生,得其道”。《金莲正宗记》卷一也说遇钟离先生于庐山。《能改斋漫录》卷十八所引吕洞宾《自传》,则说“因游华山,遇钟离权,传授金丹大药之方”。
关于吕洞宾师事苦竹真人,《能改斋漫录》卷十八引吕洞宾《自传》,说他“复遇苦竹真人,方能驱使鬼神”。备注:《能改斋漫录》笔记集。南宋吴曾撰,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刊印。
关于吕洞宾师事崔希范,南宋曾慥《道枢》载,吕洞宾从崔希范受《入药镜》,并进而由此参悟内丹要妙。
《纯阳真人浑成集》卷下载吕洞宾诗云:“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仙鉴》卷四十五“吕岩”条载其“复于僖宗广明元年( 880
年),遇崔公传《入药镜》,即知修行性命,不差毫发”。时吕祖82岁。
关于吕洞宾师事火龙真人,《仙鉴》卷三十一“钟离权”条载吕洞宾“首于庐山遇火龙真人传剑法,后于长安道中遇(钟离)真人题壁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简称《仙鉴》,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修撰,1294年成书。
7、传道度人事迹
吕洞宾道成之后,发宏大誓愿,以度尽众生为己任。吕洞宾信仰之所以在宋以后盛行于世,正是由于其显迹世间,慈心接物、传道度人的活动所致。北宋初年张齐贤(942年—1014年)《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三谓“时人皆知吕洞宾为神仙”,可知吕洞宾作为神仙的名声早在五代宋初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关于吕洞宾在唐末五代至宋初的事迹,只有少量记载。北宋初陶谷(903年-970年)《清异录》卷下载:“唐末冯翊城外酒家门额书云:‘飞空却回顾,谢此含春王。'于王字末大书‘酒也'。字体散逸,非世俗书,人谓是吕洞宾题。”北宋释文莹《玉壶野史》卷九《李先主传》载:南唐烈祖李升在位时,有一自号“回同客人”的渔者,好唱诗词,其中有“玉龙生甲归天去”一句,隐喻李先主寿终之日,时无识者。后来事情应验,人们猜测渔者就是吕洞宾。
北宋陈师道(1053~1102年)《后山集》卷二十《谈丛》载南唐李后主派画工访求吕洞宾像,久而不得。后来画工遇一异人,悟其为吕洞宾本人,遂图画而献之。《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九载:宋太祖初受禅(960年),吕洞宾自后苑中出,太祖“留语良久,解赭袍衣之,忽不见”。时吕祖162岁。《谈苑》载吕洞宾曾谒见宋初大臣丁谓(966-1037)、张洎(934-997年)。
北宋中后期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庆历( 1041-1048
)中天章阁待制滕宗谅(字子京)坐事谪守岳阳,一日有刺谒云‘回岩客'。子京曰:‘此吕洞宾也,变易姓名尔。'”时吕祖245岁左右。
编者按:这几本书作者基本都是吕洞宾同时代的人,与后人附会所写不同。
吕洞宾的济世度人事迹,大致可分为以下以类:(一)度人为仙(在道教看来,度人为仙是从根本上使凡人摆脱灾难的善举,是最根本的救世之道。故吕洞宾所撰诗词,以劝人修道居多);(二)救治疾病;(三)扶助贫人;(四)惩戒恶人;(五)倡导人伦,施行教化。后人有言:佛菩萨中之观音,神仙中之纯阳。
8、弟子
吕洞宾最重要的弟子是刘海蟾。刘海蟾,名操, 字昭元, 燕山( 今北京市西南) 人,
在辽应举, 中进士。事燕主刘守光(?914年), 官至丞相。后受正阳子钟离权点化,随纯阳子吕洞宾学道。刘海蟾传授的门人主要有两个,
一为张伯端, 一为董守志。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紫阳真人,道教南宗五祖之首。熙宁己酉岁(1069),张伯端在成都天回寺遇刘海蟾。正是这一晚,“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时紫阳真人已86岁,刘海蟾至少应有200岁(刘真人做丞相时的北汉故主刘守光已经死了155年了)。后人考据,王重阳渭水所遇之人,应为刘海蟾。
![[转载]最新考据,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纯阳真人吕洞宾 [转载]最新考据,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纯阳真人吕洞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9、朋友
陈抟(871年—989年),就是那个传下太极图的陈抟老祖,也是跟赵匡胤下棋赢了华山的那位睡仙。陈抟去世后(享年118岁),吕洞宾去吊唁。留诗一首。时吕祖191岁。
![[转载]最新考据,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纯阳真人吕洞宾 [转载]最新考据,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纯阳真人吕洞宾](//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哭陈抟
天网恢恢天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
三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老苍梧。
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