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用印

标签:
转载 |
分类: 看图说话 |
用印雖小節,實關大體。從一個人的用印,可知其品味與修養。收藏印一旦鈐於書畫,則為藝術品不可分割之整體。不會識別、使用收藏印的人,算不上真正的鑒賞家。曾在蘇富比、佳士得預展上,見所謂大家藏品,用印全無法度,如美人臉上潑硝鏹水,真辣手摧花也。
此團扇佚名無款,但鈐有三枚藏印,皆著錄於《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可知曾為汪文柏、伍元蕙、何瑗玉所遞藏。以之為例,可略解藏家用印之法。
第一枚藏印,橢圓形,鈐於右邊偏下位置。此畫的視覺重心在右上,左下大幅留白,即構圖的虛實相生之法。用印之前,須明畫理。鈐藏印時首選實處而非虛處,才能順其畫意。
第二枚藏印,橢圓形,鈐於左邊偏下位置。面積較第一枚藏印稍大,位置較第一枚藏印略低。如此用印,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佈局的影響,藏印與藏印之間也達到了平衡。
第三枚藏印,方形,鈐於第二枚藏印下。因為跟在第二枚藏印後,面積又小於第二枚藏印,可將兩枚藏印視作一個組合。所以畫面整體的虛實感、藏印間的平衡,依然保持良好。第三枚藏印的形狀和前兩枚藏印明顯不同,則起到變奏的效果。
如果再有藏家想鈐印於上,愚以為,可選擇左邊偏上、低於右上雙鳥視線的位置,並以較小的長方形印為宜。
第一枚“休陽汪季青審定墨寶”,鈐於康熙間。印主為汪文柏,清初名士,與兄汪文桂、汪森(1653-1726)皆有時名,世稱汪氏三子。好紫砂,鳴遠嘗主其家。
汪文柏(清)字季青,號柯庭,一作柯亭,安徽休寧人,占籍浙江桐鄉。康熙(1662-1722)間官兵馬司指揮。性好習靜,工詩、畫,墨蘭雅秀絕俗,點綴坡石,落落大方。山水蕭疎簡澹。精鑒賞,家有古香樓,收藏書、畫甚富。著有柯庭餘習、古香樓吟稿。(見《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
第二枚“儷荃鑒賞之章”,鈐於道光至同治間。印主為伍元蕙,晚清著名收藏家,一般認為其活動於道光至咸豐間,實際上歷道光、咸豐、同治三朝。
伍葆恒(1824-1865)字元蕙,號儷荃,廣東南海人。官至戶部郎中。擅書法,富收藏。刻有《南雪齋藏真》、《澄觀閣摹古帖》等行世。
第三枚“曾藏何蘧盦處”,鈐於同治至光緒間。印主為何瑗玉,清末金石名家,有古印凡千餘方,鐘鼎古泉拓本二千八百餘種,秦漢碑宋元明舊拓七千餘種。
何瑗玉(1840-?)廣印人傳誤作名瑗。字蘧盦,又號蓮身居士,廣東高要人。昆玉弟。官翰林院待詔。富收藏,精鑒別。少負奇氣,曾歷吳、越、燕、齊,登羅浮、泰、華、天臺、天目絕頂,著書畫所見錄。寫墨梅秀逸天成,花卉學南田,亦明艷。善摹印。(見《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