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说文|大雪,清净人心礼乐化18-1207

标签:
节气大雪虎始交荔挺出礼乐 |
分类: 物候日志 |
如果你能持之以恒的注意观察节气轮转,定会惊叹寒暑二气的对立运动真像太极阴阳图那样,今天是仲冬之节大雪,寒流将如约而至。
大雪初候“鹖鴠不鸣”,鹖鴠二字发音为“何旦”,是一种夜鸣求旦之鸟,又称寒号鸟。其外形像山鸡,毛色黄黑相间,有毛角似冠,勇猛善斗,必死方止,所以古人取其冠以赠勇士。现代人解释“鹖鴠不鸣”这一现象时,往往认为是寒号鸟受不了天寒地冻之气而停止鸣叫,其实不然。理解物候需要先了解物性,鹖鴠夜鸣求旦是阴类之禽求阳为补的缘故,所以,夜间或阴寒之时鹖鴠鸣叫,不鸣则说明其感受到一阳来复之兆。在十二消息卦中,仲冬二气大雪、冬至对应的卦象是地雷复卦,其象就是初爻为阳,其余六爻为阴。自然之气的阴阳寒热微细变化人和仪器可能感受不出,但“鹖鴠不鸣”提醒我们,寒冬将至,春已不远。
https://image.ipaib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07-1544114683877005785.jpeg
大雪二候“虎始交”,更加具象的描绘了阴盛至极时,一阳始交而新生将至之理。虎自古就是充满阳刚之气的生命象征,老虎开始求偶的行为附会于人,就好比代表着阴性的女子最具吸引力的时刻,点燃了少男追求的渴望,此也就代表了阴阳二气交感将引发新一轮生命轮回的象征。
大雪三候“荔挺出”,的荔挺是什么?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释:“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注道:“今北方束其根以刮锅”,这说明了荔挺是一种阳强而坚的植物。在仲冬大雪之际,荔挺从地而出,也正是预告着自然大地即将一阳来复,阴阳气机转化,已近质变之时。缘于此,我选择了“化”作为大雪节气的表意汉字。
https://image.ipaib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07-1544114952991062038.jpg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化”字道:“教行于上,則化成于下。” 五代时期道人谭峭著《化书》以类推比附的手法,描述天地万物之变化。认为自然的变化是为了教化人、促使人从自然中“观其所由,知其所从”的向善变化。
我们一向称自己是“礼仪之邦”,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离不开“礼乐”教化。在这里,“礼”是规矩,是自然法则和人伦规范;“乐”是审美修养与气质涵养,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理解了“礼乐”二字的内涵之后,再通过教与学的熏修,通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自省、自律、自觉系统次第训练,才能升华到“文化”之“化”境,才符合“上合于道,仪范十方”的中华人文精神。所以,中国人所倡导的“文化”,是知行合一身心兼修的身心性命之学,是远远高于“文明”之上的人文至善之境。而想要有“文化”,先要做到从“明明德”起步之“文明”,一个连起码文明都做不到的人,即使你文凭再高,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在大雪节气到来,在仲冬中气冬至之前,一岁之终将至,我们以“化”字作为一轮节气岁时周期的结尾,其用意,君可知否?
https://image.ipaib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07-1544115042257047791.jpg
今日见报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