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现存唯一珍贵照片呈现最真实的阿炳

标签:
转载 |
分类: 云水拾贝 |
原文地址:现存唯一珍贵照片呈现最真实的阿炳作者:普希金皇村
![[转载]现存唯一珍贵照片呈现最真实的阿炳 [转载]现存唯一珍贵照片呈现最真实的阿炳](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阿炳上街卖艺时常带在身边的孙女球娣现居上海
近年来,无锡市档案局、无锡市公安局等部门都在抢救、整理有关阿炳的一切历史档案。经过曲折的搜集整理,无锡市公安局抢救出一套阿炳的户籍档案资料,其中一份档案里,有一张阿炳的黑白照片,这实在让人惊喜——这张照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张阿炳的照片。
照片上的阿炳头戴礼帽,面容清瘦,留浓密胡子,颇像影像中民国街头艺人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墨镜,正如故居画像上所描绘的那样,这副墨镜的左镜很明显高出右镜许多。
这张照片出现在1947年“无锡县国民身份证底册”上,阿炳和妻子的照片都在其中,其上登记有两人的住处是“图书馆路三十四号”,并注明阿炳的职业是“演奏”。另外一份档案为1951年所建的户口登记簿,这一页档案显示了阿炳1892年7月9日出生,1950年12月死亡,私塾文化程度,失盲,职业是道士。
在同页登记簿的空白处,记者注意到,有人用蓝色笔写有一行字:“华阿炳为全国音乐艺人”,字是繁体字,蓝色的墨水区别于原登记簿填写时所用的黑色笔迹,估计是阿炳去世后不久,档案登记人员所留。
根据这份档案,阿炳离世后不久,妻子董氏也告离世。档案同时也留下了线索:阿炳还有一个孙女“球娣”,1944年出生。阿炳和妻子逝世后,“球娣”的户籍从此地迁出。无锡市公安局档案科工作人员寻找发现,球娣现居上海,联系方式不详。但她曾在2008年4月接受了无锡本土著名作家黑陶的采访,详细回忆了她记忆中的“阿炳”。
原来球娣是阿炳妻子董氏的孙女,董氏是前夫过世后和阿炳走到一起的。球娣大约4岁时,由父亲从江阴乡下送到无锡“亲娘公公”(无锡方言,奶奶爷爷)这里。“公公(阿炳)个子蛮高的,用现在的说法有一米七几。他有小辫子,再盘起来结在头顶。”球娣回忆说,“公公出去拉琴卖唱的时候,总是由我搀着带路。我拉好他的衣服,他一边走一边拉。公公经常在公园茶馆和广场上卖唱。表演完一段我就拿着公公的帽子,向周围看的人收钱。”
近年来,无锡市档案局、无锡市公安局等部门都在抢救、整理有关阿炳的一切历史档案。经过曲折的搜集整理,无锡市公安局抢救出一套阿炳的户籍档案资料,其中一份档案里,有一张阿炳的黑白照片,这实在让人惊喜——这张照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张阿炳的照片。
照片上的阿炳头戴礼帽,面容清瘦,留浓密胡子,颇像影像中民国街头艺人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墨镜,正如故居画像上所描绘的那样,这副墨镜的左镜很明显高出右镜许多。
这张照片出现在1947年“无锡县国民身份证底册”上,阿炳和妻子的照片都在其中,其上登记有两人的住处是“图书馆路三十四号”,并注明阿炳的职业是“演奏”。另外一份档案为1951年所建的户口登记簿,这一页档案显示了阿炳1892年7月9日出生,1950年12月死亡,私塾文化程度,失盲,职业是道士。
在同页登记簿的空白处,记者注意到,有人用蓝色笔写有一行字:“华阿炳为全国音乐艺人”,字是繁体字,蓝色的墨水区别于原登记簿填写时所用的黑色笔迹,估计是阿炳去世后不久,档案登记人员所留。
根据这份档案,阿炳离世后不久,妻子董氏也告离世。档案同时也留下了线索:阿炳还有一个孙女“球娣”,1944年出生。阿炳和妻子逝世后,“球娣”的户籍从此地迁出。无锡市公安局档案科工作人员寻找发现,球娣现居上海,联系方式不详。但她曾在2008年4月接受了无锡本土著名作家黑陶的采访,详细回忆了她记忆中的“阿炳”。
原来球娣是阿炳妻子董氏的孙女,董氏是前夫过世后和阿炳走到一起的。球娣大约4岁时,由父亲从江阴乡下送到无锡“亲娘公公”(无锡方言,奶奶爷爷)这里。“公公(阿炳)个子蛮高的,用现在的说法有一米七几。他有小辫子,再盘起来结在头顶。”球娣回忆说,“公公出去拉琴卖唱的时候,总是由我搀着带路。我拉好他的衣服,他一边走一边拉。公公经常在公园茶馆和广场上卖唱。表演完一段我就拿着公公的帽子,向周围看的人收钱。”
后一篇:[转载]杨维桢的《玉山雅集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