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气花木|15-0808立秋:秋赏凌霄学感恩

(2015-08-08 08:57:49)
标签:

文化

节气

立秋

凌霄花

新闻晨报

分类: 物候日志

15-0808立秋:秋赏凌霄学感恩

节气花木|15-0808立秋:秋赏凌霄学感恩

 

伏热尚未散尽,节气立秋已至。相信很多人会觉得现在节气不准了,却不知这正是古人对天地物候变化的见微知著观察所得,这种宏观物候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言“大象无形”,像我们日常依赖的空气一般“日用而不知”。

所谓节气立秋,是以天地气机的升降开合中的物候变化节点与空间定位来确定。所以,《淮南子》形象的描述“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太元经》曰:“秋者,物皆成象而聚也。”汉代易学家京房的八卦卦气说认为,“乾主立冬,当十月;坤主立秋,当七月。”从卦象讲,乾为天,坤为地;乾为父,坤为母。那坤卦的卦德是什么呢?即是“厚德载物。”

凌霄花作为立秋的节气花木,其花语恰寓意慈母之爱。凌霄花经常与冬青、樱草放在一起,结成花束赠送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这正与节气卦象相应。去年本报立秋的物候日志中写道,秋来要知感恩,自汉朝起,朝廷将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春社祈祷农稼风调雨顺,秋社感恩天赐良田丰收。这立秋之花凌霄花也恰恰是感恩报恩之花。

凌霄花是紫葳科凌霄属攀援藤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中部,性喜温暖湿润、有阳光的环境,借气生根攀援它物向上生长,花鲜红色,花冠漏斗形,结蒴果,可入药,有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的功效。《诗经.苕之华》中的“苕”,就是凌霄花。

不过凌霄花自古也是被文人褒贬不一的花木。唐人白居易《咏凌霄花》中讽刺道:“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现代诗人舒婷《致像树》起首就写到:“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诗中凌霄花成了攀附高枝的代名词。而宋人贾昌朝的《咏凌霄花》则将凌霄花喻为志存高远之花,其诗写道:“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唐人欧阳炯则以一句“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将凌霄花喻为入云之龙,更具气势。所以,清代戏剧家李渔道:“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望之如天际真人,卒急不能招致。”可见,同赏凌霄花,亦是见仁见智,更何况观人睹事呢?

我们若从汉字字形去体悟其意,“人”字不就如凌霄花与所攀缘之木一般互相支撑、互相依赖的生命吗?相互捧场而不是拆台,相互感恩而不是敌对,这个“人”字才立得住,明此理不就是坤德吗?《大学》三纲之“明明德”大概也有此意吧?那“亲民”亦可看做是互相帮助,这一撇一捺的“人”书写规矩,则近于“至善”矣,此亦是书道心法“字如其人”的道理。如此,凌霄花虽不言语,何尝不是在“行不言之教”呢?

若从心理学角度讲,“言为心声。”你的观点,就是你心灵的一面镜子。如同宋代文豪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一则公案:传说某日,东坡居士与佛印禅师对坐。东坡居士问禅师道:“师父看我坐姿如何?”佛印赞叹道:“像一尊佛。”东坡居士甚是高兴。佛印禅师接着也问东坡居士:“那你看我呢?”东坡居士戏言:“像一坨屎。”后被明眼人点破道:“佛印禅师心中有佛,所见皆是佛;东坡先生心中全装了屎,所见皆是狗屎也”

至此,在立秋时节,当我们观赏凌霄花时,当是用感恩报恩之心呢,还是讥讽攀附之心呢?

 节气花木|15-0808立秋:秋赏凌霄学感恩

(题图绘制:周勇。本文是德乐雅集作者为上海《新闻晨报》物候日志专栏撰稿原创文章,见报日同时首发全文版,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盗用。)

本公众号节气随笔已连载三年,2013年主题为节气养生,2014年主题是节气养心,今年以节气花木为主题,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以从“查看历史消息”中阅读此前推送的节气随笔。

节气与我们身心生活品质密切相关,欢迎大家能够广为转发推荐,让更多朋友有机会了解节气常识,系统认识和传播民间传统文化,顺势生活,福寿安康。

您的关注、点赞和转发就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