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志】15-0506立夏蔷薇穿篱开
标签:
立夏三字经细嗅蔷薇吕氏春秋物候日志 |
分类: 物候日志 |
蔷薇花开,立夏节气也就到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FyicibTNBdSLE3l3pflFlNuQhedQpGeAYq5JCq7hR6fdqoxP4FicVqOGOicAWacvJaWafAVPX6oQwr2R1oUHmMwibVg/0?wx_fmt=jpeg
依《吕氏春秋》孟夏纪所言,立夏之时,本性崇尚礼,修身求视明。所以,“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於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於得圣人。圣人生於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也就是说,立夏之时,为求学上进,求齐治平之良机,学非投机致用,而求识见本性之道。
我常听到有人质疑《三字经》开篇那段话“人之初,性本善。”而认为,人性更多偏于恶,怎么会说“性本善”呢?其实,所有解释性本善为善良的善都是误会了“善”之本意。此性本善之“善”是指所有人的本性平等完善的意思,而并非善恶之善。
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在其《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诗中写道:“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这心中的猛虎与蔷薇就是三字经之“善”意吗?无论是东方的前贤还是西方的诗人,对于蔷薇花语的引用、阐释和对人性的见解、认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蔷薇作为立夏之花,还有一层热烈、情爱之意。所以,南北朝诗人柳恽《咏蔷薇》中道:“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如此看蔷薇花又似显轻薄。
白居易《题山石榴花》中却为蔷薇正名道:“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而清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则称:“结屏之花,蔷薇居首。其可爱者,则在富于种而不一其色。大约屏间之花,贵在五彩缤纷,若上下四旁皆一其色,则是佳人忌作之绣,庸工不绘之图,列于亭斋,有何意致?是屏花之富者,莫过于蔷薇。”
俗可穿篱怒放,雅可列于亭斋。做人若能如蔷薇这般,虽有些许芒刺,也堪招人喜爱。待人若能像待蔷薇这般,即使有刺在身,也能因其美丽而接受与欣赏,待走进赤日炎炎的夏令,我们心中也总会有美好相伴。
(本文由德乐雅集作者为上海《新闻晨报》物候日志专栏撰稿首发,题图绘制周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节气与我们身心生活品质密切相关,欢迎大家能够广为转发推荐,让更多朋友有机会了解节气常识,系统认识和传播民间传统文化,顺势生活,福寿安康。
您的关注、点赞和转发就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