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谦言益语
谦言益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330
  • 关注人气:2,5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候志】14-1123小雪茶忌君可知?

(2014-11-22 06:19:07)
标签:

健康

孙思邈

小雪

茶经

张耒

分类: 物候日志

【物候志】14-1123小雪茶忌君可知?

今天节气小雪,沪上晨昏有了些许寒意。就在昨晚茶宴结束时,我想起南宋诗人杜耒的《寒夜》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好友小聚,以茶代酒日渐风行,常言“酒分量饮”已众所周知,而“茶分时饮”却不在意。小雪时节,茶有所忌,还是要当心的。

今年小雪节气恰值农历十月初,药王孙思邈在其《十二月修养法》中道:“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勿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炙,以其血涩,津液不行。”文中提醒,饮食上辛辣之物和苦寒之物应该少食,尽量这段时间避免针灸调养。此皆为从人的气血运行角度而言。从立冬到冬至这段时间,一阴剥阳气血最弱,宜温养忌寒凉,所以,性至苦寒的绿茶及其他轻发酵茶还是不饮为佳,像红茶、熟普这样通过人工手段祛其寒凉的茶品也切勿过量。待到冬至一阳来复时,倒是可以开始喝绿茶了。

像张耒《寒夜》诗描述的情景是梅花初绽时,应为冬至后的场景。而且,南宋时的饮茶方式与今也大有不同。像唐陆羽《茶经》所载饮茶法是始于魏晋的煎茶法,茶汤中添加了辛散之物来祛茶寒凉。“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同时,主张饮茶要趁热连饮,因为“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这样的品饮方式,其目的就是取其化腻之功,祛其寒凉之弊。但其味如“沟渠间弃水耳”,所以其后经宋、明变法改良,逐渐成为今日之散叶泡法。

现今我们冲泡散叶茶的品饮方式,是建立在对茶叶的发酵工艺改良基础上形成的。前面提到“茶分时饮”,若从节气与人体气血升降开合的对应上讲,冬至到夏至之间宜饮偏凉性的茶品,夏至到冬至则宜饮偏温性的茶品。若在节气小雪后冬至前大量喝绿茶类的茶或者嗜饮凉茶,易对脾胃造成持久伤害,岂不应小心避忌?

https://mmbiz.qlogo.cn/mmbiz/FyicibTNBdSLHxHPoENxOibn81tB3vyrcDbZzml5kOPdIO8IXKLiagIaoSgspw7KfHq2BUSvlmA6vMwoulwEnrXPUA/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