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太湖大學堂參學心得綜合報告 (2007年9月)

(2011-09-28 21:06:47)
标签:

转载

分类: 云水拾贝

准提法有关部份:(仅供曾经学过准提法者之参考)

 

 

 

 

·       怀师 透露了些当年的「准提法」传法因缘,即在 老师峨嵋山三年闭关下山,当时仍怀着闭关的心境,落脚于四川嘉定乐山五通桥附近的多宝寺,寺内供的是多宝如来, 于寺内礼佛之时,受到文殊师利菩萨的感应,于是写下了「准提法本」,并促成了往后传授「准提法」的因缘。其中细节暂且不讲,将来有机会再告诉我们。

 

 

 

 

·       世上无量无数(七俱祇)的佛,都是受了准提佛母的加持力,方始成佛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修道时,就是受到准提佛母的灌顶而成道的。

 

 

 

 

·       准提佛母并非男女,在东方多现女性,代表母亲的慈悲,即是「愿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       证取「涅槃」之果,乃一切佛法的中心。「涅槃」意为「寂灭」,寂乃绝对的静止;灭乃灭一切烦恼。当然「准提法」更不例外。

 

 

 

 

·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他发现原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       「言语道断心行灭处」,即是「诸佛心要」。

 

 

 

 

·       一切宗教是完全须仰赖「他力」的,佛法的种种修持方法,亦或多或少地须靠「他力」的辅助,才能有所成就。唯有在修有成就以后,才是「自他不二」。

 

 

 

 

·       修持其他密法,要求与禁忌颇多,有的须出家,有的须吃素等等,才能修持。而修持「准提法」,没有任何禁忌,不论饮食、男女,出家或在家,都可修持。这也是 怀师传授本法的主因之一。

 

 

 

 

·       「准提法」乃「观音法门」的总法,秘密中的秘密,简化中的简化。

 

 

 

 

·       十地菩萨,乃仅次于「等觉」、「妙觉」之菩萨。「准提法」即使是十地菩萨,也都有不完全明白之处,故修习此法,必先由「信入」修去,到时候修成了,自然会明白了。

 

 

 

 

·       密宗修持须依师而修,可获得上师加持的力量,又可得闻上师的秘密心要与其口诀,由捷径到菩提。「妙觉果海」,唯「信」方能入道,「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入」就须没有丝毫怀疑才可,若有怀疑,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       「准提法」之功用,在于「明心见性」,如要「明心见性」,就得持「准提咒」, 怀师说他之所以能快速成就,就是修持了「准提法」。

 

 

 

 

·       怀师传承的「准提法」,与其他处所传之「准提法」是不同的,师传「准提法」,有「生起次第」与「圆满次地」两个阶段,此与「藏密」的修持方法类同。这是《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中所没有的。

 

 

 

 

·       「生起次第」是在生起福德与智慧资粮;「圆满次第」是证引佛果的次第。

 

 

 

 

·       「净法界咒」是修一切法的基础,如果没有清净自己身心的环境,念完此咒则一切清净,然后可以开始修持「准提咒」。

 

 

 

 

·       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时,当时所坐的地方,就是「金刚地」。

 

 

 

 

·       「准提咒」由「南无飒多喃」开始,至「怛姪他」为止,都是恭敬之语,真正的本咒,乃其后的一句:「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音所哈)」。

 

 

 

 

·       持咒必须一口气一口气的唸,即结合于「安般法门」。

 

 

 

 

·       念「准提咒」须计数(用佛珠或计数器皆可),因为「准提法」是修「有」法,修「有」法就一切皆「有」,皆「有」就要计数。念满一百万遍,修得好不好,自己都会知道,有时会在梦中显示,这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的「验成行相」中,有小部分描述。

 

 

 

 

·       念咒中需要处事,因而中断时,观想舌尖上一个「La」,办完事后,可继续持咒,如同未曾间断。

 

 

 

 

·       睡时可观想「准提字轮」,位置观在心窝以下胃以上的部位。观想字轮,忘了身体,一圈圈旋转地观,每观一圈如同念咒一遍,如果整晚都能做到了,就是「昼夜长明」,不须睡眠了。

 

 

 

 

·       字轮中以「Om」字为最重要,观想时,转不转动,依个人的安乐情形而定,以离苦得乐为原则,不必勉强。心愈细,字轮就观得愈小。

 

 

 

 

·       「圆满次第」乃「准提法」的目标。修持中若能达到「一念清静,清楚了然,妄念丝毫不起」时,又何必走回头路,勉强自己去持咒计数呢!

 

 

 

 

·       持「准提咒」若有事相求时,先唸全咒加一字大轮咒若干遍(譬如说108遍)后,然后加唸三遍「准提咒心」,咒心的唸法如下:唸「唵、折隶、主隶、准提」暂停,加唸上自己所求之事(譬如说:「弟子某某,恳求佛母加庇,让病体早日康复。」),然后,再唸「娑婆诃(音所哈)」。同样的唸法唸三遍即成。

 

 

 

 

·       我们一般准提行者,平时可将准提咒的手印与咒语,教给他人。但师传的「准提法」则不可随意传授。

 

 

 

 

准提法施食部份:(仅供曾经学过准提法施食者之参考)

 

 

 

 

仪轨内容在此不表。

 

 

 

 

·       「神咒加持甘露食,法食充满遍十方,施及一切有情众,地狱恶鬼诸孤魂」,施食主要是发慈悲心,「下济三途苦」,但六道中的一切有情众生,亦皆能得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施食的时间,原则上以当地傍晚时间为宜,但亦不可过于执着,盖因此处的夜晚,他处可能正值白天,施食的对象是三界中所有的有情众生,心量不可狭小。

 

 

 

 

·       出外旅行或身处其他不便的环境内,不便施食,可以观想的方式来施食,心到了就自然有效。

 

 

 

 

·       「施食」的重要性。是培养六度中的「布施」,乃学佛的基本。

 

 

 

 

·       施食仪轨中,最后的一段是「忏悔文」,要自心底彻底忏悔,方能消业。

 

 

 

 

 

 

 

静坐要领:

 

 

 

 

在此仅叙述我们平时可能疏忽的要领:

 

 

 

 

·       除以双盘跏趺姿势打坐外,身体能源之气,都多少会有漏失,身体骨骼也多少会有偏倚,故于单盘姿势打坐时,譬如说,第一柱香若是左腿置于右腿上(如意坐),下一柱香最好用右腿置于左腿上(金刚坐),借以平衡姿势上的偏倚与缺失。

 

 

 

 

·       打坐时,双肩必须打开,脊背须直。

 

 

 

 

·       双盘跏趺姿势打坐,双膝若能柔软贴地,亦可不用坐垫。

 

 

 

 

持咒唸诵换气法:

 

 

 

 

 

 

 

1.    平常唸诵时:一口气一口气地唸,气用尽时,闭口自然让气调顺后,再接着唸下去。持咒的要领,必须心、声、静合一,气定神凝。

 

 

 

 

2.    精神较差时:快速吸满一口气,咽下口水(不论口中有无口水),再唸诵。

 

 

 

 

3.    有点生病时:快速吸满一口气,要高声朗诵的唸。

 

 

 

 

 

 

 

4.    感冒鼻子不通时:手指按住通的鼻孔,再唸诵。(不必一直按着鼻孔)

 

 

 

 

上述之吸气都是以鼻吸气。第2,3,4项所述,乃非正常换气法,行者练习时,需知时知量,不可太过,慎之。

 

 

 

 

九节佛风与宝瓶气:(此法须有人亲授为宜,无师自通有其危险性)

 

 

 

 

在此仅叙述练习时应注意的事项:(仅供曾经学过这些功法者之参考)

 

 

 

 

·       练「九节佛风」与「宝瓶气」宜在平坦较硬地上练习(但要防寒湿),可双腿平摊于地,而并不盘腿。若盘腿则双跏趺,不可单跏趺。

 

 

 

 

·       「九节佛风」与「宝瓶气」,均宜在空腹时练习,譬如,清晨起床后未进食前。如果单练「宝瓶气」,可在半空腹状态练习,不过如此一来,就没有来自「九节佛风」所储养的气能而有一贯而下的加益效果。故二者最好配合练习,更具功效。

 

 

 

 

·       「九节佛风」与「宝瓶气」二者要一并练习时,必须先做「九节佛风」,然后练「宝瓶气」,次序万不可颠倒。

 

 

 

 

·       手术前后90天内,不可练「九节佛风」。

 

 

 

 

·       女性怀孕或月经来时,皆不可练「九节佛风」。

 

 

 

 

·       练「九节佛风」一次至多三轮练习(左、右、中各呼气三次算一轮),一天之内也以早、晚各一次为宜,切勿贪多,随时要知时知量。

 

 

 

 

其他:

 

 

 

 

·       我们有时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必须伤害昆虫或小动物时(如医学院的学生必须做解剖实验时),除为其念往生咒外,还可加念准提咒,同时,并称颂它们是行「菩萨道」。

 

 

 

 

·       一个人在「开悟」的那一剎那,身体中的「心脉轮」,一定是打开的,因为身、心是互为因果的,「开悟」在心里上是一个极大的认知与转变,「心脉轮」在那当儿,必然会受影响而开开来了,反之,当色身的「心脉轮」打开时,也极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开悟」。如果一个人自认自己「开悟」了,尤其中脉的「心脉轮」从未打开过,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开悟」了。至于「心脉轮」开了之后,由于修持不力,又合拢封闭了起来,不能保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学佛者要去做到,「上报四重恩」与「下济三途苦」。四重恩是佛恩、国土恩、父母恩与众生恩,三途是六道中的下三道,即畜生、饿鬼与地狱三道。

 

 

 

 

·       经典中常常叙述,持咒、念佛名号或诵经,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效果与功德,经典所述都是真确的,问题是在行者能否完完全全的「信入」,而至找荒畹卮_切地做到它。「精账粒鹗癁殚_」,真能做到了,效果与功德将自然不可思议。

 

 

 

 

·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里」,一草一木都在说法,俱有极佳的修行环境。在此修有成就后,就会往返到十方各处,不断地去度救众生了,并不是呆在「极乐世界」里,永不离开直至成佛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