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315答龚道兄问

(2010-03-15 19:43:14)
标签:

南怀瑾

三字经

无相颂

维摩经

太虚大师

直心

道场

杂谈

分类: 半僧精舍

10-0315答龚道兄问


1,南老师在如何修证佛法中说为人处世要不违背本性,何为这个本性呢?
    当年释迦文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降魔成道,唱言:“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如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即得现前。”其中这个如来智慧德相即是本性之一,儒家《三字经》开篇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本善、相近之性也是众生之本性。所以说,佛陀制戒即是悲悯众生防非止恶回归本性之道。“因地不正,果遭迂曲。”从初发心,至究竟处,不改初心,持五戒行十善,以戒为师,定慧等持,毕竟解脱轮回之苦,以上所释不知当否?


2,直心是道场,如人心本恶,那是不是道场?
    《维摩经》中道:“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道场就是修道的场所,我们的身心就是一个大道场,因为我们心中就有成道之种子,但同时又有无量的烦恼种子缠缚其中,若无烦恼何须修行?修行办道就是把心中无量的烦恼嗔恚善恶无记等种子转成菩提佛性,而恶心,也不过是阿赖耶识中的无量种子之一而已。所谓的直心即是以戒为师,持五戒行十善,先从心行身受上修正自己。佛陀说:“掐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近代太虚大师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都是直指心性的修行道粮。
    在此,以六祖慧能禅师《无相颂》供养龚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愿龚兄精勤修行早成正觉。

    末学只是转师所言,道兄有缘当向妙祥禅师请教法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