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公口述笔录(外一篇:推荐一位当代道家修行者)

(2009-09-29 15:54:20)
标签:

三联生活周刊

道人

修行

蒋信平

陈抟

宗运

文化

分类: 云水拾贝

2004年南怀瑾老师口述笔录

 

    (一)志心学仙佛者,或为读书求学问者,最易被「虚名」所误。所谓「虚名」,是指一个人听说某人很有学问,或传说某人有道术的口头荣誉,而实际上,此人并无什么真才实学,等于混世的穷光蛋冒充富翁,是一样的可笑。人生一落「虚名」的圈套,首先便是误己,渐次就贻误他人了。凡被「虚名」自误的人,越来越觉得自己真了不起,终至于自我陶醉而发疯。至于受他人「虚名」所害的人,往往会落于想象,越来越不切实际,甚之,会变成「我眼本明,因师故瞎」的以盲引盲之后果。所以古人有云:「原来名士真才少,偏是僧家俗气多」的慨叹!

    (二)如果在传统仙佛两门来讲,凡是真正有成就的明师,一定是会游历人间,访求可以继承衣钵的传人。徒不择师,或师不择徒,都属于罪过的行为。这是「我闻如是」,并非杜撰乱说。因此古人有谓:「此身无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的名言。学密宗的人,首先自己先要积功累德而构成「法器」,自然会有成就的上师来遇合。而在我呢?平常为了糊口谋生而写书苟活,正如古人所谓「秀才文选半饥驱,着书只为稻粱谋」而已!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因平生乱写书,不幸构成「虚名」而误己误人,实非始料所及,真是罪过、口过一齐来了!况且我的书或是自己已经过目,甚之是未经过目的讲稿,在外界,在大陆,到处有许多盗版,错误百出,不但追诉无门,在我自己,更是追悔莫及。岂只误己误人,实为罪过不小。当年在抗战末期,我在四川乐山乌尤寺与马一浮先生谈论一个问题。马先生说,他年轻时轻易写作,回顾起来,很想自己把它烧毁。我当时听了,恐怕自己有失言不当之处,心为不安。而今想来,对于马先生的话确有同感!
    (四)现在我的行年快逼九十衰龄,精神色力,大非昔比,确有「形居余气」之感,故对各方一切来信,及有所疑难问讯,一律视之生畏,实在没有余力一一作答,同时又没有一个可以代笔代答的人,所以只有宁可得罪诸公的厚望,再也不能冒「虚名」、「虚誉」而托空妄语了!
    (五)为此而特别请人笔录代书致意,敬请见谅是幸。此祝

大家平安

 

                                                           二零零四年一月三十日

 

附:这是怀师于1964年在台湾时,对自己反思的诗。

自讼耻为师四绝示诸子

 

惭为儒师
微言大义有沉哀。王霸儒冠尽草莱。
用舍行藏都不是。耻为师道受人推。

 

惭为道师
玄微不识有无功。致曲难全世异同。
兵气未销丹未熟。耻为师道立鸿蒙。

 

惭为禅师
拈花微笑付何人。一会灵山迹巳陈。
拄杖横挑深夜月。耻为师道颂同真。

 

惭为人师
四壁依空锥卓难。夔蚿鹏鷃总无安。
时流吾犹趋温饱。万壑风吹随例看

 

如何成为南先生的学生?(转自老古台湾官网)

  
    悟道前的准备
    每个学生都有他心中老师的形象,如果你看我,而我并不如你原来所想象的那样子,我没能达成你的期望,所以你就会认为我并不是一个好老师,不过这不是寻找老师的好方法,决心与信念及渴望才是你寻找的方法。
    怎样可以找到正确的上师呢?经上有一句话说:「弟子准备就绪,上师就出现」你没有准备好,就是他在,你也不会注意到,或是有任何反应,就像你不知道如何鉴别钻石,那么在有钻石的地方,你拾到了也会当成一粒玻璃把它丢掉;你不知道二者之间的区别,更可能你会拿了一粒玻璃当钻石,终其生在那儿磨着。
寻找期间,学生或许会因为太注重知性的层次,而忽略了真觉;相反的,也可能太过情绪化,忽略了理解,情绪化的道路和智性的道路都非常危险,二者都会使「我执」越来越强;不相信锻炼和戒律是不能悟道的,上师不会应允这种学生的期望。
    一个真正的灵性上师,会去寻找好的学生,有些征象可以令他知道谁准备好了,没有学生骗得过上师的眼睛,上师很容易知道学生准备得有多好,他若查知学生还没有准备好,他会慢慢地指引他,使他能接受更高的指导,灯油准备妥当,上师就会来点燃灯,这是他的工作,让每盏灯都放射出神性的光芒。
不应担忧谁来引导我们,重要的问题是:我准备好了没有?耶稣有十二门徒,他帮助许多人,但是他只告诉少数几个人智能的奥秘;只有少数人了解登山宝训,多数人不知道,没有行走在灵修道上的人不会了解,比方说:「一个人为什么要谦恭且贫穷?」
    上师教导的方法很多,有时候充满神秘,他经由语言和行动教导,但是有时候不借用任何口语的交流,我常常觉得超越言语,在直觉的源头的教诲是最重要的。
    应以「爱」做你的世间事,「爱」在灵修的道路上能帮助你进步,你的确需要一位上师引领你,帮助你;你需要一个上师作为工具,去探得心中的上师,有时候你会很自信,并且决定:「我不需要一位上师」,这是我慢的言辞,你要消除这骄傲。
    如果你是好的学生就不会碰到坏的上师;反过来说亦真,你是坏的学生就不会碰到好的上师,为什么一个好的上师要对坏的学生负责?没有人要收破烂的,你要找上师,先往内在去找,成为一个瑜珈行者当知道自己的状况;自己努力,不要借口说我没有一个老师,问问自己够资格否?有这种吸引力吗?
有一次我跟上师抱怨,说他不教我,他就说:「来,来,暂时我做你的学生,你做老师;以前我怎么做现在你照着怎么做。」
     我跟他说:「上师,我不知道怎么做。」
     他说:「不要怕,你会知道的。」然后他闭起眼睛来到我面前,手上拿了一个碗,碗内有一个洞,说:「上师,给我一些东西。」
     我问:「我怎么给你东西?你的碗里有一个洞。」他张开眼睛说:「你的头也有一个洞在,你却想要跟我要东西。」
增强你的能力,净化你自己,求得内在的力量,神就会来跟你说:「我要进入这间活的殿堂。」准备自己这种情况,移走不净,你会发现真理就在你的中心。
     我认识的许多出家人和老师中,只有少数几个人悟道了,有一次我提出问题说:「上师,为什么许多被称为高僧或圣人的人,根本没资格当老师,却自居或被奉为老师?他们应该去当学生的,世人都受骗了」。
     他笑笑说:「你知道园中的花朵都有篱保护,这些人可算是上帝差遣来保护我们的,让他们佯装吧!有一天他们也会完全了悟的,现在他们只是在欺骗自己。」
     要想遇到一位完全证悟的上师,首先必须准备自己,届时你就能够攀过这些篱笆。
     没有世俗职责的出家人,仍然带着宿世所种下来的压力,根深蒂固的压力,想要消除压力,得到自在,也要费很长时间,方法是要不断的摄取创造性的意念及灵性的种子,若人是走在自我修持的路上,那么洗涤心灵,改变心态是大有可能的事,现代有许多老师公开和表示他所传授的是不需戒律的静坐,他们可能会介绍确实的技巧;但却不去训练学生怎样遵守戒律,这正好象在土里播下种子却不再耕耘,遵守戒律在灵性道上极为重要,在家、出家并非关键,重点在于生活中要有戒律,内在的生命与外在的生活要有桥梁沟通,戒律就是这座桥梁的基础,人不应受到静坐技巧的诱惑,该注意培养是心中的戒律。

 

喇嘛尊者语
摘自(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我一生立志发愿,只居学人之位,绝不做人师。大家叫我老师,是大家的谦虚。我永远不会做任何人的老师。
    如果要找明师的话,世上应该明师不少,将来如果我发现,会介绍给你们。 

                                                                    南公口述笔录(外一篇:推荐一位当代道家修行者)

 

 

南公口述笔录(外一篇:推荐一位当代道家修行者)

1

南公口述笔录(外一篇:推荐一位当代道家修行者)

2

南公口述笔录(外一篇:推荐一位当代道家修行者)

3

南公口述笔录(外一篇:推荐一位当代道家修行者)

契此口袋藏乾坤

丰干饶舌渡迷津

指月尊者何人识

大梦似真无古今

      ----南公今在太湖开讲指月录,祈愿有缘修学者们早登觉岸广度众生

 

心头梦影幻重重

身外叠嶂心内生

随缘化却三生冤

舍念清净入无生

     ---- 宗文师遇障道因缘来沪末学书此呈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