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9-0708南怀瑾老师的饮食养生

(2009-07-08 18:26:46)
标签:

琉璃光

南怀瑾

黄宗隆

终南拳法

闭关

双运

饮食

养生

文化

分类: 半僧精舍

    最近几天不舒服,预约到今天上午去琉璃光调理一下,结果发现我的右膝半月板又不活动了,只好再一次被老师强劲透骨的指力抓住半月板在我惨叫中推回原位……
    把身体调整好以后就到老师的办公室蹭茶喝,同时再请教一些问题。其中就谈到关于南老师谈修证的一些细节,中间不断来病患诊治打断我们的交谈,在得到老师同意后,老师下楼来治疗中我就在办公室翻看老师跟随慧曼法师修学终南拳法的学拳笔记和侯承业先生自传,其中侯承业先生提到在南老师倡修金温铁路时关于对待谈判的态度,用了“理直气和”四个字,让我由衷敬佩南老师的苦心和身教!
    老师看到我前面博客中提到闭关的事情,他建议我还是先要把身心调整到最健康的状态才好考虑闭关,并且还谈到了实证中大家往往避而不谈的双运话题。对于静坐和身心调养问题,老师又谈到辟谷的事情,看来古人所说“食气者寿”是绝对有证量和依据的。下面摘录的就是南怀瑾老师的饮食养生片段,出于《怀师---我们的南老师》一书:
    南怀瑾是著名学者、国学和禅学的大师,在华人中有极高的声望。南先生的成就很多:一是著述多。二是弟子多,南先生曾在大学任教,不少政界要人及工商巨子出自他的门下。三是善举多,他除了捐助文教事业,又投资修筑金温铁路,还全力促进两岸接触,以期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南先生生于1918年,至今年逾九旬,而每天讲学、写书,工作繁忙,到底是什么样的饮食保证了他充沛精力呢?其实只有四个字:
    微薄清淡
    首先是‘微薄’,南先生的饭量很小,中午只用少许自家厨房炒的、略放些盐的花生米,晚餐一碗稀饭,碗很小而且盛不满。稀饭通常是小米红薯稀饭。有一次朋友送来几个南瓜,他吃南瓜稀饭时,边吃边赞叹道:‘这个稀饭不错。’秋天凉了,南先生便喝薏米小米稀饭了。南先生曾在美国旅居3年,中午吃点面包,晚上食面一小碗,仅此而已。南先生讲座时,有人问:‘饮食方面应该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先生答:‘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太满了,胃部稍稍空了一点,它就觉得饿了。普通人平时吃三餐,半餐不吃。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量要少。
    其次是‘清淡’。南先生是禅学大师,饮食上受佛教的影响,以素为主。晚餐最常用的是稀饭,有时用些小菜佐餐,或辣白菜,或桂林豆腐乳,或镇江酱黄瓜,或湖南的酿豆腐和宁波的盐水笋佐餐。南先生的学生和家人也会想法给他换换口味。一个学生给他带来云南的酸菜,晚餐就有酸菜汤上了桌。南先生尝了两口,连声赞道:‘这个好。’他连吃了两碗酸菜汤泡饭。南先生是浙江人,却喜欢北方的面食。他在香港时,吃过一次白菜馅水饺,觉得很好吃,连吃了十几个水饺。他的学生知道了后,也准备了一小盆素馅,包饺子给南先生吃。馒头、花卷、烙饼等面食,他也都爱吃。他的学生时常给他带些台北的馒头和豆沙包。那馒头雪白松软,豆沙细绵香甜,他很爱吃,有时晚餐就吃上一个馒头或一个豆沙包。他的助手从北京带回不少北京花卷,口味极佳,他有时也吃上一个。当然,南先生也不是完全吃斋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戒律有开、遮、持、犯。我本人持戒也不严谨,说来惭愧。不过持戒最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否则容易惹烦恼。比如有同修吃斋,见别人吃肉就有说道。因为我没出家,经常要和客户吃饭,并没有断荤腥,也偶尔饮酒。所谓的吃斋、吃素,真正的意义却是斋心、素心的意思,就是随顺果腹,好比你虽然不吃荤腥,但挑三拣四,如喜欢豆腐,讨厌玉米,就算不上吃素。’南先生吃饭还有一个特点:客人吃得开心、吃得好,他自己就开心、高兴。南先生的好客是出了名的。他朋友多,学生多,每天都要见很多人,一到晚上7点半,他总要留客人晚餐。通常是两桌,菜肴很丰盛。席间,南先生不时招呼大家夹菜添饭。而他只拣几样浅尝而已,用点红薯小米稀饭。只要客人吃得好,他就觉得如同身受,非常高兴。南先生的好客不分贫富贵贱,他都热情款待。甚至是上门来修电器的,送水的,只要到了时间,他也必定会留下吃饭。很多人称南先生为‘奇人’,但他的饮食习惯则是很普通的。

    在最新出版的《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一书中,南老师对饮食养生与修道的开示颇多,摘录如下:

    P144,我们请出儒家老师孔子,有几句话是与修行有关系的,是讲饮食的。“食谷者愚”,吃面吃饭和青菜吃多了的人,虽然我们生命靠这个五谷之类,但没有智慧。“食肉者鄙”,吃牛羊猪肉的人比愚还差,是下等的人。所以我们写信给长辈或者有学问的人,自己自称鄙人,就是这个鄙字,很下等。“食气者寿”,修安那般那修成了,不需要吃饭吃肉及五谷杂粮了。道家要辟谷,避开了,所以辟谷是五谷的谷。“食气者寿”,呼吸修到了止息,就会长命。“不食者神明而不死”,最后不吃五谷,不吃肉,也不靠气,得定了。这是我们大老师孔夫子告诉我们的。这不在“四书五经”,是在《孔子家语》给自己子孙儿女讲的话。

    P189,走修行之路,要注意两个重点问题,饮食、男女。肠胃一定要清爽,男女性的关系不能说叫你完全守戒,至少要做到清心寡欲,尽量减少,不然对于安那般那及你的身体会有影响。

    P239,有些时候打嗝,你晓得五行气都在动了,肠胃完全要空才好。这个时候岂止一天一餐,一天吃三次、五次六次,连平常修行也是少吃多餐,每次吃一点点,吃多了妨碍气脉。像我早上起来一碗豆浆蛋,喝了来给你们讲话。中午他们说要我吃一点东西,我就不能吃,吃了我就讲不出来了,越不吃我骂你们越痛快,有气力骂嘛!吃了以后把那个气阻塞了,要事关自己的话,只好打坐去了。打坐干什么?帮助他消化,那是浪费的打坐,只能骂自己讨厌,贪嘴。你们多半都吃得一饱二胀三贪嘴,然后进禅堂。

    ……因为吃素,大家拼命吃,吃到肚子胀,上面呃……下面噗……禅堂又阴暗空气又闷,真是五味俱全。

    ……工夫做到“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不需要男女之事,不需要吃饭、睡觉了,都是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