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梅闻香乱翻书

标签:
瀚丰堂吴清清禄书院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尺八香学藏书文化 |
分类: 云水拾贝 |
嗅梅闻香乱翻书
2009-2-1
有点像古龙小说的路数对不对?单缺一个风流倜傥楚留香。
还好,主人吴清不是飘逸的香帅,倒有点像自照片上给人留下印象的古龙本人:豪爽、健壮、聪明。爱不爱喝酒不知道,烟是一定要抽的,还要举着烟卷的同时嘟囔一句:“抽烟不算不良嗜好吧?!”这句自我辩护是一个小小的注脚,单在吴清解释何为香道的时候派用场。1994年,吴清跟随台湾刘良佑老师学习香道。老师旗下五位弟子,挑人的标准据说是:够静、闲得住、无不良嗜好。吴清说自己全占了——如果抽烟不算不良嗜好的话。
就算抽烟,吴清也算闹市里难得一见的散淡人。研习香道、练习尺八(乐器的一种)、把玩玉器、栽花养鱼,还有——用很快的速度翻完很多本书。
这里是吴清自己用来看书、招呼朋友的地方。桌上那本摊开的书是《紫柏老人集》,吴清很喜欢,属于翻得比较慢的那类。他看书的时候习惯坐一把硬木椅子,且坐得笔直,烧的是自己做的香丸,室内有轻不可闻的乐声。好像很玄妙的样子,年轻人看了也许会赞一声“好酷耶!”但吴清嘿嘿一笑,说其实看书都是个人自己的事儿,爱怎么看就怎么看,这样最好。
“我每天就这么看书度日,看每本书的状态也都各不相同。”说话间,他捏起一个褐色小香丸,扔进一个现代人怎么也搞不明白用来干什么的容器里,几分钟后,新的香味充盈鼻间。形式足够了,态度反而必须随便一点,才算真潇洒。吴清边翻书边抽烟,吸完的烟头直接投进面前的一个瓷罐,“哧”地一声。好像翻过每一页都要画个句号似的,谨小慎微,但分明存在。
吴清拥有大概二十多万册书,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他说其实也还好,家里两个房间再加大半客厅堆书、外面两个大仓库加一个小仓库堆书、这里也堆点书——堆堆堆——也就这么放下了。这些书放着还好,搬起家来就是个极其恐怖的事儿。偏偏这阵吴清就正忙着挪窝:“这会儿太乱了,等安放好了再请你们来玩。”只有不能立刻得见那洋洋二十几万册大军的遗憾了,想象中一定很壮观。
二十万大军里什么品种都有,因为吴清说自己什么书都看:“每次看书都有忘记当下的状态,特别舒服。最近一两年爱看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东西。”也爱看各朝笔记:“比较随意、私人、真实。”吴清说,阅读笔记是了解古物之必备。一旦了解古人气息、接近古人心态,欣赏起古物来,效果会完全不同。
要在二十万里找出最爱,好像是比搬家更让吴清为难的一件事。但让他印象深刻的倒是一说就出:“我有所有的《文物》杂志合订本,都是北京那些大单位啊工厂啊图书馆啊什么的拆除以后,我去抢回来的。”对于读书,吴清有自己的一套。他说新旧无所谓,但要干净、能看;最讨厌在书上写字做记号、折书页;最重要的是:“书看得多了,你就会发现。有些书,百分之八十是抄来的。”
吴清说得高兴,一直坐在边上请大家吃台湾竹炭花生的吴太太抽空朝我调皮地挤挤眼睛:“你看他又是看书又是玩香又是吹尺八的,兴趣这么多,精力扯掉这么多,我反而放心了。”啊,吴清是不是古龙不要紧,要紧的是,吴太太倒好像那水晶肚肠、玻璃心肝的师太亦舒了。
Q: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
A:十几二十万册吧。
Q: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A:金克木的《天竺旧事》。
Q:您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A:《陈寅恪和傅斯年》,很喜欢,买了十几本送人。
Q:一般以哪种方式买书,逛书店还是网上购买?
A:大部分在书店购买。
Q:您每个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A:不一定,一年平均下来几万块吧。
Q:您手上正在阅读的是什么书?
A:一个叫做谢和耐的法国人写的《中国社会史》,很有趣。
Q:您的读书习惯是:坐着读还是躺着读?
A:坐着。
Q:您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
A:网上不看书。看纸张的感觉很好。
Q:您从图书馆或朋友那里借书吗?
A:不借。
Q:您向朋友出借自己的藏书吗?
A:不借。不还书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