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啃掉硬骨头

(2006-09-06 22:41:58)
分类: 品茗天涯
    从昨天到今晨7点没合眼,终于啃掉一块硬骨头,虽然累,但还是很愉快的,因为这个拍摄很有挑战性,成功了当然快乐。
    这是一位朋友转介绍过来的一个拍摄项目,两位来自比利时的艺术家参加上海双年展的装置作品要用4X5拍摄外观和光效,因为作品本身体积太大,而展厅光线又非常暗,几位朋友辗转介绍到我这里,并且嘱咐我说,如果咱们拍不了就直接拒绝。我说,我先去看看再决定。这样,9月2日下午,我先去展场看了一下,觉得差不多还能拍,就答应下来了。
    9月4日中午11点,他们的作品安装好了,我开始架机器拍摄,首先是由比利时的艺术家找好机位,他用数码拍了很多画面以后通过翻译告诉我要正面垂直,冲着房间的屋角对角线,平面要与地面平行,尽量不要有变形,整个画面尽量都清晰,这几个要求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却费掉了我十多张波拉片才换来他的“OK。”
    我的4X5是星座45A,在移轴范围上本身不大,因为他的作品实在太大,我只好使用75MM/6.8的镜头,而这个镜头的像场还很小,稍一移轴就到了像场边缘,相机的对焦屏又不是增亮屏,对起焦来那个难啊!在这个时候要做有难度有挑战的活,真的是设备的功能性显得太重要了,我真后悔为了省那几个钱没有换增亮屏,镜头如果是F4.5的也会好很多……正式拍摄的时候,我测得现场环境光的数据是15秒/F16,加上中央渐变中灰镜的指数和倒易率因素,实际曝光时间经波拉片测试为35秒/F16,拍了4张RDPⅢ之后,最富挑战性的还是后面的那张光效应的图,我根据测光同样的加倍结果拉出来的波拉样片3张全是黑板,直到我把曝光数值追加到4分钟/F11,才在波拉片上略微看到了投影的蓝光……
    就这样反复的测试,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14:10,美术馆方面来通知我们必须在14:30停止工作,因为马上要开记者招待会和预展,剩余的20分钟里我用星座45A拍摄了2张暗环境的4X5片子,用哈苏拍摄了2卷120的装置细节。在结束拍摄去威马冲印的路上,我跟助手们一遍遍重新计算暗环境下的曝光数值,最终确定给两张暗环境的4X5片子迫冲1档。
    第二天下午13:00,忐忑不安的去威马取胶片,首先看到的就是那两张迫冲的4X5,细节都出来了!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因为两位艺术家9月6日晚上就回比利时,我还要赶在下午之前让他们拿到胶片和合成的数字图像,让弟弟帮着我扫描、修图,在后期合成的时候又遇到了问题,首先是两张足有100兆的大图在PS里运行起来就如同死机一般速度奇慢,而且在扫描4X5底片的时候,虽然DPI设定都一样,但是选择的扫描区域稍微有一些大小差异,细节合层就不精确,我们俩一点一点的修饰,仅仅做了两张不同明暗效果的成品就已经看着天亮了……
    今天中午,当我跟两位艺术家在729画廊见面的时候,他们看到打印和冲印的两种不同效果成品样片和原始正片,面容也从严肃渐渐放松,他们通过翻译对我说:“谢谢,很好,比我们原来在比利时拍摄的效果要好。”确认这块硬骨头啃掉,我终于放心了!
啃掉硬骨头
现场光下的装置整体外观
 
啃掉硬骨头
暗环境下的光效果
 
啃掉硬骨头
较暗的合成图
 
啃掉硬骨头
较亮的合成图
 
啃掉硬骨头
细节1
 
啃掉硬骨头
细节2
 
啃掉硬骨头
细节3
 
啃掉硬骨头
细节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一次拍赛车
后一篇:啃掉硬骨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