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用药注意事项(转,写得很好很全面)
(2010-02-22 16:24:21)
标签:
健康保健胎儿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
分类: 时尚健康 |
孕妇用药确实要比一般人小心,不过孕妈咪只要对药物有一些基本了解,并且随时咨询医师,有疾病或不舒服时,一定要经由医师评估后给药,避免自行买成药服用,孕期用药还是可以很安全的。
「医生,我已经吃了药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该怎么办?怀孕期间吃药是不是会生出畸形儿?」孕妇对于孕期用药往往有许多疑惑和恐惧,尤其是在怀孕初期还未知怀孕的情况下,就不慎吃了药,整个孕程几乎都处在胎儿可能异常的阴霾中,无形中让准妈咪少了喜悦,而多了忧虑,往往担心要到产后,见着新生儿才能真正放下心中的大石头。
药品分类,用药安全有保障
孕期用药不一定就会影响到胎儿,也不是所有药物都会有危害孕期的可能。依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建议,孕期中的用药共可分为A、B、C、D、X五类:
A类:在有对照组的情形下发现药物对胎儿并无害处,对于人类并没有导致畸胎的疑虑,属于安全药物,如孕期专用维他命。
B类:动物实验中发现对胎儿无害,但并无人类研究报告,或动物实验中发现对动物胎儿有害,但缺乏人类的实验报告。许多常用药物如盘尼西林(penicillin)、普拿疼等多属B类,在一般孕期可以使用。
C类:动物实验证明对动物胎儿有影响,但是对人类并无影响,或在人类与动物实验中并无适当研究。这类药物在使用上须谨慎小心,同时要咨询医师。
D类:已知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有些孕妇本身需要服用此类药物,以维持生命或减少对生命的威胁,在评估其好处大于坏处之后,仍有使用此类药物的必要性,如部分抗癫痫药等。
X类:动物和人类实验皆证明对胎儿有不良影响,胎儿的致畸胎作用明显大于任何好处,在一般孕期中必须禁用,如治疗青春痘的口服A酸。
咨询医师,谨慎用药
台安医院妇产科陈芳怡医师表示,一般药品仿单上多只注记「孕妇或授乳妇女宜小心使用」之类的警语,对民众而言,可能无法就这些简单的注明做出正确判断,即使有标明等级,一般消费者还是不清楚药品分级的意义,例如标明C级并不表示吃了一定会致畸胎或一定要选择终止妊娠一途。
万一在不知道怀孕情况下使用到C级或D级的药物,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咨询医师,由医师做出评估,并让孕妇和先生在充分了解之后,共同做出最终的决定。陈芳怡医师指出,大部分的医师处方不会使用到X级,而在使用其它等级的药物时,医师也会告知孕妇,此类药物在文献中曾有那些报告,对胎儿可能有那些影响。而事实上,即便没有用药,也会有2~3%的胎儿出生后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此外,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妇产科詹景全医师也强调,一般人认为,怀孕初期用药较具危险性,其实孕妇用药必须看怀孕周数,不见得避开怀孕初期就绝对安全,例如孕期间使用止痛药,最好避免在怀孕第28周以后服用。
不知怀孕却吃感冒药须中止妊娠吗?
若从最后一次月经算起满5个星期后,胚胎才会开始发育,之前的药物对其影响不大。在美国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所提出的怀孕用药分类中,一般的感冒用药属于B或C类,且一般感冒用药的时间短且剂量不大,对胎儿的影响不大,虽然不敢百分之百保证没问题,但有风险不必然致畸胎。
致畸胎事件的用药警惕
在1956至1960年被广泛用于治疗早期怀孕产生恶心呕吐的药物沙利窦迈(Thalidomide),被证实在怀孕27~30天服用后,容易生出上肢发育缺陷的宝宝,在怀孕30~33天服用,易有胎儿下肢缺陷的危险,致畸胎率高达20%,这就是用药史上有名的「豹型肢婴儿事件」。类似震撼世人的事件,让大家建立了孕期间不可随便服药的观念。
除了沙利窦迈之外,治疗青春痘药物也被证实对胎儿不利;另有一种在早期用于治疗高危险妊娠的药物DES,在使用后发现出生的女婴阴道及子宫颈有25%出现异常,这类药物已被妇产科所禁用。
比较容易因药物导致对胎儿不良影响,大概是在胚胎着床前(受精后至着床期间约2周左右)以及怀孕早期(怀孕1~3个月)。受精后至着床期间,若受药物影响且影响够大,则会造成胚胎死亡流产。由于此时期若产生出血,时间与状况正好容易与月经来潮混淆,使得刚怀孕却不知的孕妇不易察觉。而在怀孕初期胎儿器官、神经、心血管等正在快速发育的阶段,也比较容易受到药物影响,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避免在此阶段使用药物,但若因特殊疾病必须以药物控制,还是要由医师评估病情适当用药。
事实上许多新药不断研发,对胎儿的影响较老药减少,例如早期部分抗癫痫老药有致畸胎的可能,在新药辈出之后,致畸胎的机率相对减少,但由于无法进行大规模人体实验,其安全性之信息仍然有限。不过建议癫痫妇女在计划怀孕时就应该和主治医师讨论,怀孕期间采取最低剂量,继续控制病情。
孕期用药须知
养成纪录用药习惯
不小心吃了药才发现已经怀孕该怎么办?此时最重要是记下吃了什么药,或带着药(必须注明药名)直接向医师或医院药物咨询中心咨询,才能评估影响程度,一般药物多属B、C级,尤以C级占多数,不过还是要明确告知医师才能确保胎儿的健康。
避免自行买药服用
门诊中常见孕妇的两种偏差用药行为,一是自行买药服用,另一种是过度惧怕用药,以为孕期中什么药都不能吃。虽然成药多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为保险起见,还是希望孕妇避免自行购买服用,有任何问题最好咨询妇产科医师。此外,冬天盛行进补,孕妇也要特别小心,不可使用来路不明的中药材,最好找合格中医师,安全上比较有保障,同时也要避免过度进补而导致孕期肥胖的问题。
告知医师,勿自行停药
所有正值生育年龄的妇女在用药时都要谨慎小心,有特殊疾病(如癫痫、红斑性狼疮、甲状腺疾病等)者,在计划怀孕时要和主治医师讨论,最好将病情控制到一个阶段再怀孕;一旦怀孕,不可对妇产科医师有任何隐瞒或自行停药,以免影响原本的疾病,反而导致严重后果。
必要时接受精密产检以了解胎儿状况
已经用药的孕妇若真的不放心,为保险起见,可选择在怀孕第16~20周接受羊膜穿刺术,检查染色体是否异常;第20~24周可采取高层次超音波检查,约有8成的重大异常可经由此筛检出来;或在28周以后再追踪一次超音波检查。虽然任何产前检查都无法百分之百检出胎儿异常(如胎儿姿势、羊水多寡都会影响超音波检查准确度,母亲过于肥胖也会影响检查),不过,配合周密的产检,是让孕妇可以较为安心的做法。
此外,许多孕妇担心药物对胎儿不利,而往往五天的药吃了两天就不吃,詹景全医师表示,有些药物必须吃完一个疗程,以免下一次必须用更大剂量才见效,所以若属必要,孕妇不可排斥疾病所需的药物治疗,此外也要主动询问医师是否要吃完一整个疗程,或症状缓解即可停药,以免后续衍生更严重问题。
以现在医药的进步,许多疾病的治疗都有许多药物可供选择,即使怀了孕,医师也会评估需要,给予最安全、最适当剂量的药物,让病情持续获得控制,也让胎儿的影响减到最低程度,建议所有孕妈咪们只要充分配合医师指示,勿自行乱投药,孕期中的用药是很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