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忘·记

(2009-03-17 16:49:41)
标签:

忘记

徐蕴芸

文化

分类: 生命之花

似曾相识

徐蕴芸

 

小学里头,我也算是那种常常被表扬的“聪明”学生,念书轻松,得益于背书的本事比周遭的同学都好一些;听说有人能牢记几百个电话号码,心高气傲的小学生就开始尝试,以为不会比背诵那些唐诗宋词骈句更难。实际尝试起来才知道,无趣的十个数字哪能与我们美丽的中文字相提并论,背了不到一百个就已经告败。如今年纪一把,杂事越来越多,能记住的东西本来就越来越少,手机里头又都存储着常用的电话,无需自己一个个按键;能脱口而出的,除了公共紧急号码,也只剩下爸爸妈妈,和两三个私人紧急号码。在这里吹嘘少年勇事,实在不免汗颜。

虽然越来越接近老年痴呆,总还有点底子。在路上走着,还是会看到面熟的某某某,也许瞪着眼睛看半天能想起来,也许是对方想了起来,也许谁也没想起来各走各路……大家的退化程度根本就差不多。

有时大脑不记得,心还会记得,因为感情记忆可以比事实记忆维持得更久。看到旧人旧事,具体细节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印象,但心灵和身体还会保留当年的记忆,发生同样的反应——记忆模糊,却十分肯定。悲伤或欢愉,内心绽放的柔情会像当年形式一样,虽然强度减弱;好像冰箱里的水果或者过期香水,味道还会那样,虽然淡了许多。我们称之为似曾相识,很美的中文字,医学上对应的词语是同样美丽的法文字,Déjà vu。

可惜,Déjà vu在医学上是一种精神病症;它还可能会与jamaisvu相伴出现,即见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时却一时间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的感觉。健康的大脑有时也会产生,却通常是在疲惫和压力状态下。

要么好好记住,要么索性好好忘记。贪心的,连回忆都要全部保留,给大脑颞叶太多任务,于是有了似曾相识,给平淡生活添加美丽惆怅。这种感觉太多,无需惊恐,也别以为你有幽灵俯身,更不要将它作为轮回转世的证据——没有那回事。据说这个世界三分之二的人都有似曾相识,年纪越大、生活越平淡,似曾相识的感觉便会慢慢减少,甚至消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忌口
后一篇:这不仅仅是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