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兰西点岛的“魔鬼之鼻”
— 亚南极旅行系列(三)
西点岛原名“信天翁之岛”,381米高的悬崖陡坡是黑眉信天翁最理想的栖息地之一,近千只“花盆”巢穴布满悬崖,近在咫尺,当它们展开巨大的双翼、带着呼呼的风声从头顶掠过时,现场感很棒。
西点岛(West Point
Island)坐标:51°20’S
60°41’W
“我们可以提供免费Taxi去海边。”西点岛的岛主很热情,开着四驱路虎越野载着上了年纪的客人向山坡上驶去。我可不想错过途中观鸟的机会,于是和同伴一道步行前往海边的黑眉信天翁和跳岩企鹅栖息地—魔鬼之鼻(Devil’s
Nose)。
西点岛的码头,棕头草雁(Ruddy-headed-Goose)一家正在岸边休息,我们的到来显然惊扰了它们,于是成鸟带着雏鸟下到海里。和卡克斯岛一样,这里的鸟类也非常丰富,鸟种差别不大。
19世纪初,西点岛和福克兰群岛的很多地方一样,是非常受欢迎的猎取海豹和企鹅的地方,人们提炼海豹油,直到这个产业衰落,大规模的屠杀才停止。1879年,一个叫做Arthur
Felton的英国人在这里建了农场养羊,他的侄子Roddy
Napier随后继承了农场。1968年2月,一艘智利政府的船Navarino号带来了福克兰群岛的第一批观光客,自那以后,福克兰群岛的旅游业开始发展。除了经营农场外,现任岛主Roddy和
Lily Napier夫妇还在夏季接待游客,比如像我们这样乘坐极地邮轮而来的客人。
Arthur
Felton改良了岛上的植物,引入玫瑰、毛地黄、雏菊、剑叶兰等,甚至有种福克兰群岛的特有植物便以Felton的名字命名为“Felton's
flower”。就这样簇生植物覆盖了整个岛屿,小岛由苍凉变成郁郁葱葱的苍茫。

沿途,又遇到长尾草地鷚,红腿巨隼、斑胁草雁这些老朋友,它们在这里的生活悠哉游哉。唯一的新面孔是短嘴沼泽鹪鹩(Grass
Wren)。我没有在途中耽搁太久,急于赶到海边拍摄信天翁,步行了两公里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块峭壁丛生的海岬出现在面前。

这里位于西点岛的西海岸,光秃秃的地势看起来像是优雅耸起的裸肩,犹如一座天然的半圆形剧场,伸向那被一人高翠绿草丛覆盖的海岸。岩壁已经被巢穴占领了,栖息着大约六七百对跳岩企鹅和两千对黑眉信天翁,组成了一道由鸟儿构成的海岸线,一派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这片悬崖不仅是黑眉信天翁的繁殖地,也是“航空港”,每隔几分钟便会有一只信天翁走到峭壁边缘,张开它们巨大的翅膀,跃入蓝天。由于翅膀肌肉的力量很弱,因此起飞的时候比较困难,决定了它们必须依靠风力才能在空中翱翔,每次起飞都需要一个至高点,眼前的这个悬崖就十分完美。
(这期封面文章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2017年12月第一次来到这里时,黑眉信天翁的宝宝们已经出生了,一周左右的雏鸟毛绒绒,非常可爱,但外貌和亲鸟毫无相似之处。每隔一段时间信天翁亲鸟(海鸟很难从外貌上分辨雌雄)就会起身,细心地用喙将雏鸟换个位置,让小家伙舒服地躺在它那宽大的脚蹼上。
信天翁每年9月至11月间生产一次,一次只有一只蛋,由双亲协助孵化,孵化期约需68-71天,雏鸟出生后的120-130天就会换羽。信天翁寿命可以超过70岁,然而它们繁育后代的速度却十分缓慢,这也使其成为世界濒危物种之一。
2018年10月我再回到这里,时候尚早,黑眉信天翁还在孵蛋。最有趣的是一只跳岩企鹅竟然“霸占”(捡漏)了一个信天翁的旧巢,大大方方在里面孵蛋,这个宽大舒服的巢穴显然很和它的意。黑眉信天翁和跳岩企鹅都看中了悬崖边这块陡坡,毗邻而居已经年头了,只是相比信天翁的温婉,后者的脾气要暴躁许多。岩壁上的嘈杂吵闹声通常都是由它们发出来的。

跳岩企鹅是企鹅科的冠企鹅属中体形最小的,有三个亚种,因眼睛上有一簇长长的黄色羽毛又被称为凤头黄眉企鹅,只分布于亚南极群岛,全球约750万只。福克兰群岛的属于南跳岩企鹅,约占总数的1/3,新西兰亚南极岛屿上的则是北跳岩企鹅。跳岩企鹅可以游得很快,使得它们有冲劲从水中跃到海岸上,并以肥硕的腹部着陆。它们喜欢以双脚跳跃的方式在岩石上前进而得名跳岩企鹅。后面登陆的岛屿上,我将有更多机会重点关注下这种有个性的企鹅。
加载中,请稍候......